[实用新型]百叶窗式排列强对流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6026.6 | 申请日: | 2007-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77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仕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F28F1/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1500天津市宁河经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百叶窗 列强 对流 散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暖用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百叶窗式排列强对流散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供暖散热器,按其结构分类有管状柱式散热器,板式散热器,翅片式散热器等。柱式和板式散热器,由于水与金属管壁的接触面积和空气与管壁的接触面积相等,而空气侧对流换热系数却远低于水侧,致使单位金属散热量较低。如需加大散热量就需增加散热器的散热管的数量或长度,需要占用较大室内空间,浪费原材料,成本则随之加大。优点是结构紧凑、造型美观。翅片式散热器由于成倍增大了管壁与空气一侧的接触表面积,散热功率大大提高,但翅片大量占据了水道外表面,使得散热器外表面不完整,整体造型不美观。按散热器的传热方式分类有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两种方式。管状柱式和板式散热器以辐射传热为主;翅片式散热器为自然对流传热。辐射传热的散热器主要靠贮水腔体的外表面进行散热。因此要在一定的采暖面积内达到较高的采暖温度,就必须将贮水腔体的外表面积做得相对较大且整个暖气包所串联的散热器组片相对较多,这就使得散热器组体积较大,不仅占用空间大,而且成本升高;而自然对流传热受散热器周围冷空气影响,对流效率不高。总之,现有的传统采暖散热器均存在着传热方式简单、热效率低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将辐射传热与自然对流传热两种方式的优点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热效率较高的百叶窗式排列强对流散热器,既有较美观的外形,又有较大的散热功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百叶窗式排列强对流散热器,包括两根联箱管及与其垂直贯通连接并互为平行的散热管,其特征是:所述散热管的横向截面几何形状具有对称或不对称的长短轴,散热管的长轴与联箱管轴线相交成锐角,与联箱管连接后的散热管其长轴相互平行呈百叶窗形状排列。
所述散热管横向截面几何形状为菱形或椭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将辐射传热与自然对流传热两种方式的优点有机结合在一起,强化了对流传热的效果,热效率高,散热器体积不必增加,散热面积大。既有较美观的外形,又有较大的散热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一种百叶窗式排列强对流散热器,包括两根竖联箱管1及与其垂直贯通连接并互为平行的散热管2,所述各平行散热管的横向截面为菱形,其菱形散热管的长轴与联箱管轴线的夹角3为锐角,并使菱形散热管的两边分别与联箱管切平面保持平行焊接呈百叶窗形状排列。组装百叶窗式排列强对流散热器从其正视方向观看可保持两相临散热管间无缝隙。由于其结构为百叶窗式,则使相临散热管表面之间留有热空气的对流空间,相临散热管外表面起到相对导流板的作用。由于结构强化了对流传热的效果,则可以实现不必增加散热器体积,即可扩大散热面积。既能保持其美观的外形,又产生较大的散热功率。
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一种百叶窗式排列强对流散热器,如同实施例1,其不同之处在于,与联箱管1倾斜焊接的散热管的截面为椭圆形,而散热管的长轴相互平行呈百叶窗排列形式。同样达到由于结构强化了对流传热的效果,则可以实现不必增加散热器体积,即可扩大散热面积。既能保持其美观的外形,又产生较大的散热功率。散热管的截面为矩形与椭圆形制作相同。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仕,未经王凤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60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