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自动清洁的双刷防护罩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944.7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12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聂树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1/04 | 分类号: | B60S1/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自动 清洁 防护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监控领域,特别是一种可实现自动清洁的双刷防护罩。
背景技术
目前,安装在室外的防护罩普遍装有雨刷器,目的是解决在雨天中为保持能得到清晰图像而设计的。由于空气中含有较多灰尘及杂质,因此防护罩在室外使用一段时间后,其表面尤其是视窗上会积有一层尘土,从而大大降低了图像的清晰程度。在无水的情况下不能使用雨刷器清理防护罩表面的尘土,尤其是防护罩通常被安装在较高的位置,更增加了清洁的难度。现在普遍采用的清洁方法为:1.人工登高擦拭,该清洁方法不方便、难度大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导致清洁人员受伤;2.利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由于使用高压水枪进行清洗时压力不易控制,因此容易造成防护罩受损,或者由于防护罩密封效果较差导致其内进水而影响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科学合理,结构简单的可实现自动清洁的双刷防护罩。该防护罩具有的双刷结构在雨天或者无水的情况下均可以清理防护罩视窗的灰尘,从而保证图像清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可实现自动清洁的双刷防护罩,由防护罩、基座和安装在基座上的雨刷器构成,雨刷器通过一安装在基座内的雨刷器电机驱动,防护罩上设置有视窗,其特征在于:在基座内还安装有一毛刷器电机,该毛刷器电机在基座上的输出轴端安装有一摆臂,在防护罩视窗位置的摆臂里侧安装有毛刷。
而且,毛刷器与雨刷器并排设置。
而且,毛刷器电机的输出轴插装在毛刷器支座所制的凹槽内。
而且,毛刷器摆臂的中部与毛刷器支座之间安装有一拉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防护罩采用在其视窗的一侧增装一个毛刷器的结构,通过毛刷器电机来控制毛刷器摆臂的摆动,使毛刷器运动的范围是视窗玻璃的左、右边界。使用该毛刷器即可在无水的情况下,对防护罩视窗进行清洁,清洁效果好,从而得到清晰图像。
2.由于毛刷器可对防护罩自行清理,不必再通过人工登高或者高压水枪进行清洁,减小了工作量、降低了工作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可有效防止防护罩受损。
3.防护罩通过增加毛刷器,克服了雨刷器只能在雨天使用的缺点。做到雨天或者晴天均能对防护罩视窗进行除尘清洁,从而保证了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清晰的图像。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通过电机控制毛刷器定期进行清洁工作,取代了传统清洁方法,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清洁时间;由于雨刷器和毛刷器可分别在雨天和晴天对防护罩进行清洁,因此该双刷结构可以保证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清晰图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局部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可实现自动清洁的双刷防护罩,由防护罩2、基座5和安装在基座上的雨刷器4构成,雨刷器通过一个安装在基座内的雨刷器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防护罩上设置有视窗3。为了能够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地说明,图2中的防护罩采用了局部剖视。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在基座内还安装有一个毛刷器电机12,该毛刷器电机在基座上的输出轴端安装有一个摆臂7,在防护罩视窗位置的摆臂里侧安装有毛刷6。该摆臂与毛刷构成毛刷器1,且该毛刷器与雨刷器并排设置。毛刷器电机的输出轴11插装在毛刷器支座9所制的凹槽10内,并通过销钉定位。该毛刷器电机驱动毛刷器做圆弧运动,毛刷器摆动的范围是视窗玻璃的左右边界,并停止在视窗玻璃的左边界或右边界。
为了保证毛刷器能够紧密地贴合在视窗上,对视窗玻璃进行清洁,在毛刷器摆臂的中部与毛刷器支座之间安装有一个拉簧8。
毛刷器和雨刷器可以分别在晴天和雨天时使用,因此该双刷结构克服了雨刷器只能在雨天使用的缺点,保证了任何时候都能得到清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亚安科技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9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