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制承插口纵筋预应力混凝土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930.5 | 申请日: | 200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79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1-21 |
发明(设计)人: | 赵斌;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万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9/08 | 分类号: | F16L9/08;F16L2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17***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制 插口 预应力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管材,尤其是一种钢制承插口纵筋预应力混凝土管。
背景技术
钢制承插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是一种主要应用于市政、水利、电力、城市给排水系统的管道,在工业输水管线、农田灌溉、工厂管网中也经常被使用。目前的钢制承插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成本较高,造成钢制承插口预应力混凝土管工程造价高的主要原因为:1.钢材价格的上涨引起成本增大。混凝土管芯内嵌装有圆柱形钢筋骨架,该钢筋骨架由多个纵筋与环向钢筋绑扎或者焊接而成,钢材的使用量较大;2.钢筋骨架制作成本较高。当采用人工绑扎钢筋骨架时,生产效率较低,生产周期较长,次品率较高;当采用专用设备以焊接方式固装钢筋骨架时,虽然生产周期缩短,次品率降低,但是机械设备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成本低廉、使用钢筋较少的钢制承插口纵筋预应力混凝土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制承插口纵筋预应力混凝土管,由承口、插口、混凝土管芯、预应力钢丝、保护层构成,承口与插口同轴并分别固装在混凝土管芯的两端,保护层同轴制在混凝土管芯外壁柱面上,预应力钢丝缠绕在保护层内的混凝土管芯外壁柱面上,其特征在于:在混凝土管芯内同径均布轴向嵌装纵筋,该纵筋的两端均分别固装在混凝土管芯的承口及插口上。
而且,在混凝土管芯内同径均布轴向嵌装的纵筋为N个,1≤N≤50。
而且,所述的纵筋的两端采用焊接方式固装在混凝土管芯的承口及插口上
而且,所述的保护层为水泥砂浆。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在混凝土管芯内仅配置纵筋而取消环向钢筋,其混凝土管芯外壁保持原有的预应力钢丝,整个管芯仍然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使管材仍然具有很强的耐压性,但使用的钢材量大大降低。
2.采用柔性承插口结构,具有良好的接头闭水性,并且施工操作简便,管材管壁薄,管体自身重量较轻,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很强。
3.本混凝土管芯内部采用只有纵筋的形式,在工艺处理上省去了圆柱形钢筋骨架的焊接过程,大大降低了管材的制作成本,节省了整个管材的成型时间,提高了管材的生产效率。
4.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十分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抗渗性及接头水闭性,钢材使用量较少,维修维护简单且施工操作简便,大大降低了产品的造价及施工成本,为混凝土管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局部剖视);
图2为图1的A-A向截面剖视图;
图3为图1的B-B向截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筋数量为三根时的截面剖视图;
图5为为本实用新型纵筋数量为三根时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钢制承插口纵筋预应力混凝土管,由承口1、插口6、混凝土管芯2、预应力钢丝3、保护层5构成,该承口与插口同轴并分别固装在混凝土管芯的两端,保护层同轴制在混凝土管芯外壁柱面上,该保护层为水泥砂浆,预应力钢丝缠绕在保护层内的混凝土管芯外壁柱面上。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是:在混凝土管芯内同径均布轴向嵌装N个纵筋4,1≤N≤50。该纵筋的两端均分别固装在混凝土管芯的承口及插口上。
一般,纵筋的两端是采用焊接方式固装在混凝土管芯的承口及插口上
本实施例中,图1、图2、图3所示为固装有两根纵筋的结构形式,图4为三根纵筋,图5为四根纵筋;数量较多的纵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其结构形式类似。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管芯中的纵筋的数量2≤N≤50时,可以采用普通的预应力钢套筒混凝土管的生产方法实现,当混凝土管芯中的纵筋的数量N=1时,可以在钢制承插口预应力混凝土管的模具外加支撑,撑起插口或者承口,以达到浇注的目的,其它工艺同采用普通的预应力钢套筒混凝土管生产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承插口为柔性接口,因此具有良好的闭水性,即使在地基沉降的情况下也能有效保障整体管路的密闭性,并有效防止输送介质外泄。由于本实用新型也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以能抵御相当大的外压荷载,降低了施工的难度及施工造价,且维修维护简单容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万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万联管道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发油控制台
- 下一篇:弹性阻尼体可变支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