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5863.7 | 申请日: | 2007-04-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35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 |
| 主分类号: | B62K3/00 | 分类号: | B62K3/00;B62M23/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红 |
| 地址: | 300181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行车,尤其涉及一种由滚动传动方式变为滑动传动方式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一直是利用中轴带动轮盘并通过链轮传动,使后轮转动再驱动前轮使自行车前行。前后轮与轴皮通过条幅作支撑。该结构一方面增加了车轮的体积,另一方面由于其几何精度不高使车轮在行驶中偏摆影响速度。其传动方式为滚动方式,工作效率较低。长期以来,人们只是在车的形状改进或由大变小或折叠或变成电动。没有人从自行车的传动方式进行改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变自行车传动方式的自行车,它由原来的滚动传动方式变为滑动传动方式,其传动形式犹如旱冰鞋,既可以缩小自行车的平面空间,又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加速度。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包括带有轴皮及瓦圈的前、后车轮,车架及中轴大轮盘通过链条传动的飞轮,其特征是:所述前后轮的瓦圈内圆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前后轮的轴皮通过3-5个支柱与滚动轴承的内圈连接,所述与后轮瓦圈连接的滚动轴承外圈侧壁周边固定连接链条,所述飞轮一侧同轴设有第一变速组的大飞轮通过链条与第二变速飞轮组的小飞轮链接,同轴的第二变速飞轮组大飞轮通过链轮与第三变速飞轮组的飞轮盘链接,同轴的第三变速飞轮组的大轮盘与滚动轴承外圈侧壁的链条啮合,所述第一变速飞轮组置于车架上,第二变速飞轮组置于后轴皮上,第三变速飞轮组置于固定在轴承内圈上的支架上。
所述前后轮的轴皮为滚动轴承。
所述滚动轴承为单列向心球轴承或单列向心短圆柱轴承或带油封的油线悬浮式轴承。
所述第三变速飞轮的垂直中心线与后轮轴皮垂直的中心线安装间距是S×0.61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它由原来的滚动传动方式变为滑动传动方式,既可以缩小自行车的平面空间,又可以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加速度。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自行车,包括带有轴皮1及瓦圈2的前、后车轮3、4,车架5及中轴大轮盘6通过链条7传动的飞轮8,所述前后轮的瓦圈内圆固定连接有滚动轴承9,前后轮的轴皮通过3-5个支柱10与滚动轴承的内圈9-1连接,所述与后轮瓦圈连接的滚动轴承外圈9-2侧壁周边固定连接链条11,所述飞轮8一侧同轴设有第一变速组的大飞轮12通过链条13与第二变速飞轮组的小飞轮14链接,同轴的第二变速飞轮组大飞轮15通过链轮与第三变速飞轮组的飞轮盘16链接,同轴的第三变速飞轮组的大轮盘17与滚动轴承外圈侧壁的链条啮合,所述第一变速飞轮组置于车架上,第二变速飞轮组置于后轴皮上,第三变速飞轮组置于固定在轴承内圈上的支架(图中未示)上。所述前后轮的轴皮为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为单列向心球轴承或单列向心短圆柱轴承或带油封的油线悬浮式轴承。所述第三变速飞轮的垂直中心线与后轮轴皮垂直的中心线安装间距是S×0.618(S:间距),可以克服死点,更加省力。工作原理:骑行者脚蹬车蹬带动大轮盘转动,并逐级带动第一、二、三变速飞轮组转动,同轴的第三变速飞轮组的大轮盘与滚动轴承外圈侧壁的链条啮合,带动轴承外圈即后轮转动,实现由滚动(后轴的小滚珠滚动)变为轴承的滑动。改变了转动的线速度,大大提高了速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未经刘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8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