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782.7 | 申请日: | 2007-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45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聪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聪智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G06F1/20;H01L23/473;G12B1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胡婉明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态 冷却器 盘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器水盘,特别是指一种在由水管管路所串接的水泵、水盘、鳍片部所构成的一组液态冷却器上,将水盘设置在水盘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使用焊锡再经高温溶化而将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种不需螺杆固锁的改进的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
背景技术
应用在计算机内部的液态冷却器,是设计使用循环流动的水流取代传统风扇式散热器,从而使得冷却效果大幅提升,又因其体积更小,特别适用在散热效果要求高的计算机硬件内部,譬如可携式计算机、服务器或绘图卡等。
如图6所示,表示一传统液态冷却器40的各部组件及其基础结构;该液态冷却器40包括了一水泵41、一鳍片部42、一风扇43以及由水盘上盖45与水盘底座46所构成的一水盘,并共同由密封的水管管路44串接而构成;该水盘底座46是被安装并紧密接触于计算机内部发热组件,由水泵41打水令水流于水管管路44内循环流动,由相邻于鳍片部42的风扇43对鳍片部42送风散热,使水管管路44内的水流经鳍片部42而达到快速降温效果。
但是,如图中所示的上述传统液态冷却器40,在水盘上盖45与水盘底座46之间,都是使用数个螺杆49将之锁合在一起,因此在实际制造时,水盘上盖45与水盘底座46上,需经由重复钻孔加工作业,以预先制成螺孔47、48,再通过螺杆49将两者锁合,故,传统液态冷却器的水盘,无论是在制造及组装上都较为费时费事,增加工时及成本,且由于螺杆49锁合的上盖45与水盘底座46之间,在实际运转时,常有可能会在其间隙处造成漏水,结构并非绝对可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其将水盘设置在水盘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使用焊锡再经高温熔化的方式而将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紧密连接在一起,构成一种不需螺杆固锁的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液态冷却器由水管管路串接一水泵、一鳍片部、一风扇与一水盘构成;该水盘,包括一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上盖,一设有涡形槽的座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与座部之间设有焊锡,经加温后,使上盖与座部之间接触面紧密连接在一体,构成一种不需螺杆固锁的液态冷却器水盘。
前述的改进的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其中水盘包括一上盖与一座部,该上盖上设有用于穿设一进水管接头与一出水管接头的圆孔,该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的接触面分别设置焊锡,再经高温溶化,使各接触面均布焊锡,使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紧密连接一体。
前述的改进的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其中水盘包括一上盖与一座部,该上盖上一体成型设有一进水管接头与一出水管接头,上盖内缘面环设有一环槽,该环槽内嵌设定位环状焊锡圈,再经高温熔化该焊锡圈,使上盖与座部之间紧密连接一体。
本实用新型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的有益效果,经改进的液态冷却器水盘结构,是专供应用在计算机的液态冷却器。该液态冷却器包括由水管管路所串接的一水泵、一鳍片部、一风扇与一水盘,该水盘被安装并紧密接触于计算机内部发热组件,由水泵打水令水流于水管管路内循环流动,该鳍片部底端设置风扇,使水管管路内的水流经鳍片部而快速降温。该水盘包括一上盖与一座部,上盖上设有一进水管接头及一出水管接头,用于连接水管管路,该座部设有涡形槽,涡形槽的两端恰分别对应于上盖的进水管接头与出水管接头。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是在其接触面设置焊锡,再经高温熔化而将上盖与座部之间,以及上盖与两管接头之间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上盖与座部之间由焊锡连接,其最明显的优点是不需要使用螺杆锁合,消除漏水间隙,使液态冷却器水盘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同时也降低了水盘制造与组装的工时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水盘组装于液态冷却器上的整体结构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水盘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水盘组合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水盘第二实施例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水盘第二实施例结构剖视图。
图6为现有液态冷却器的水盘结构图,图中已将水盘组件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聪智,未经陈聪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盒
- 下一篇:贯穿式全封闭电流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