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生产中的空气热交换装置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5688.1 | 申请日: | 2007-04-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8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腾远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D1/04 | 分类号: | F28D1/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融生 |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华***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生产 中的 空气 热交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交换器,尤其是一种水泥生产中的空气热交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泥烧制工艺过程中耗能巨大,尤其是生料粉经过预热器预热后被转入回转炉煅烧,煅烧后的热气被风机直接带入大气中废弃。这种生产工艺即污染大气环境又造成能源的浪费。传统的热交换器需要预热的空气流经蛇行或翼形换热管,这种换热管横向布置于烟气流过的筒内。热烟气横向冲刷管簇,由于管簇的正面冲刷面大,致使管簇极易损坏,热交换器寿命很短。同时,换热管簇上易积压灰尘会阻塞烟气通道,使得热交换效率下降。这种热交换器不适用于水泥生产上。为了减少对大气污染和节约能源,水泥制造行业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可以满足水泥煅烧窑炉生产线使用的水泥生产中的空气热交换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以节约能源、减小对大气环境污染的水泥生产中的空气热交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水泥生产中的空气热交换装置,由与预热器后部相连接的空气热交换器和与其相连接的煤风喷嘴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热交换器内部轴向设有一个换热管簇,该换热管簇两端分别设有换热管簇上口和换热管簇下口,该换热管簇外部设有一个沿其轴向呈S形的联通罩,在该联通罩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联通罩上口和联通罩下口。
而且,所述的换热管簇的上端面设有烟气进口,该换热管簇的下端面设有烟气出口,所述的联通罩的上端侧面设有空气出口,该联通罩的下端侧面设有空气进口。
而且,所述的换热管簇的上端面设有空气出口,该换热管簇的下端面设有空气进口,所述的联通罩的上端侧面设有烟气进口,该联通罩的下端侧面设有烟气出口。
而且,所述的换热管簇外壁上分段固接数个管箍。
而且,所述的换热管簇由无阻尼空心管组成。
而且,所述的煤风喷嘴由煤风控制装置与煤风管、煤风管外套同轴固装在一起,煤风管与煤风管外套之间设有使热空气流通的间隙,该煤风管的出口处安装一个漩流器,该煤风管外套上垂直安装的热风管接口与空气出口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热交换器安装于水泥生产线的预热器后部,在空气交换器的内部可以将预热器产生的热废气与纯净空气进行热交换,从空气进口进入的纯净空气经过热交换后温度得到很大的提高,从空气出口经热风管接入到煤风喷嘴,然后随煤粉进入窑炉进行煅烧,从而保证最大限度地利用预热器产生的废气热能,节约了大量热能。同时,从热废气进入空气热交换器内部经过热交换后,热废气的温度可以大大降低,然后再从烟气出口排向大气,减小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利于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在水泥生产线上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在水泥生产线上的另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3是空气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向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C向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A-A向剖视图;
图7是煤风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水泥生产中的空气热交换装置,由与预热器后部相连接的空气热交换器和与其相连接的煤风喷嘴构成,该空气热交换器的结构是:所述的空气热交换器内部轴向设有一个换热管簇7,该换热管簇两端分别设有换热管簇上口1和换热管簇下口5,该换热管簇外部设有一个沿其轴向呈S形的联通罩3,在该联通罩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联通罩上口2和联通罩下口6,该换热管簇外壁上还分段固接数个管箍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管簇上口和换热管簇下口分别为烟气进口和烟气出口,所述的联通罩上口和联通罩下口分别为空气出口和空气进口,该空气出口经热风管连接到煤风喷嘴上的热风管接口9上。该煤风喷嘴的结构为:所述的煤风喷嘴由煤风控制装置12与煤风管11、煤风管外套10同轴固装在一起,煤风管与煤风管外套之间设有使热空气流通的间隙,该煤风管的出口处安装一个漩流器8,该煤风管外套上垂直安装一个热风管接口,热空气通过热风管接口进入煤风管外套内,热空气煤风管及煤风管外套之间被送入窑炉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腾远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腾远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68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流动物体量储容器
- 下一篇:笔记型计算机的辅助垫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