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刀数控齿轮倒棱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5577.0 | 申请日: | 2007-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6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嘉;史建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进口精密设备新技术发展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F19/10 | 分类号: | B23F19/10;B23F23/00;B23Q11/08;B23Q11/00;G05B19/00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融生 |
| 地址: | 300384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控 齿轮 倒棱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全功能数控齿轮加工机床,特别涉及一种多刀数控齿轮倒棱机。
背景技术
原有的倒棱机无数控机床,机床上只能安装一套倒棱刀具,机床分为盘类和轴类,它门之间难以通用。影响机床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刀数控倒棱机。即可加工盘类齿轮,又可加工轴类齿轮,因机床上配置刀库,可分别加工四种盘齿或四种轴齿,换品重时基本不需要调整机床,提高机床使用效率,提高自动化控制程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刀数控齿轮倒棱机,有机床主机,机床主机左侧是电气箱体;机床防护罩外设有床操纵箱;机床上设置四轴加工系统,机床上配置可安装四套倒棱刀的刀库;机床上配备两套去毛刺刀具机构。
所述的多刀数控倒棱机,机床采用802D控制系统,对四轴数控。
本实用新型效果是:
本机床最大的特点是结构紧凑、精度高、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其次加工程序简单有效,机床调整方便快捷,可在短时间内更换品种。该机床为我公司开发的新型全封闭数控齿轮倒棱机。即适合汽车制造行业的大批量生产,又适合多品种的混线生产,能起到一台机床替代多台机床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正面轴侧图
图2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后面轴侧图
图3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正试图
图4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左视图
图5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右视图
图6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俯视图
图7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正面结构轴侧图
图8是多刀数控倒棱机的后面结构轴侧图
图中:1机床主机;2电气箱体;3机床操纵箱;4四轴加工系统;5可安装四套倒棱刀的刀库;6两套去毛刺刀具机构;7工件主轴驱动;8排屑器;9冷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多刀数控倒棱机,有机床主机1,机床主机左侧是电气箱体2;机床防护罩外设有机床操纵箱3;机床上设置四轴加工系统4,机床上配置可安装四套倒棱刀的刀库5;机床上配备两套去毛刺刀具机构6;工件主轴驱动7;排屑器8;冷却泵9。
机床采用802D控制系统对四轴数控4。
本多刀数控倒棱机的特点:该机床采用西门子802D四轴数控系统。刀具箱配置倒棱刀库,可安装四套倒棱刀具和两套去毛刺刀具。适用于在一台机床上分别加工四种盘类齿轮和一根轴类上的四个不同的齿。刀具位置和进刀量可预先存储在数控程序中,换品种时只需调用相应的程序,无需人工调整机床,实现多品种在同一台机床上加工。
见图中:
1.机床采用802D控制系统,四轴数控4。
2.机床配置可安装四套倒棱刀的刀库5。根据加工不同的工件自动调用对应的刀具。
3.机床配备两套去毛刺刀具机构6,根据工件不同的齿宽,自动调用相应的去毛刺机构及刮刀盘。
4.该机床可同时加工四种盘类齿轮,不需要换刀,两套去毛刺机构能分别对应加工两种不同的齿宽工件,不需要调整机床。四种盘类零件如果工艺孔尺寸一致,换品种时只需调用相应的程序,不需要调整机床。如果工艺孔尺寸不一致,只需要更换工件芯轴,不需要调整机床。
5.机床的主驱动采用工件主轴驱动7,由工件转动分别带动倒棱刀和去毛刺刀具转动。与刀具驱动的机床相比,减小倒棱刀具的转动载荷,更易于避免损坏倒棱刀具。
6.该机床为全功能倒棱机,盘齿、轴单齿和轴多齿零件均可加工。不需要改动机床就可实现。
7.机床配置新型冷却泵9和排屑器8,冷却压力和流量均有大的改善,排屑效果更好。
8.802D四轴数控系统分别控制以下四个驱动轴4:
1)控制四套倒棱刀具的换刀(C轴)4.3。
2)控制刀具箱的左右移动(X轴)4.1。
3)控制刀具箱的前后移动(倒棱刀的进刀和退刀Y轴)4.2。
4)控制去毛刺机构的上下运动(去毛刺刀具的进刀和退刀Z轴)4.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进口精密设备新技术发展公司,未经天津市进口精密设备新技术发展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键紧急呼救的方法及其移动通信终端
- 下一篇:业务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