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芯棒夹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5122.9 | 申请日: | 2007-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7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湘;苏志强;马绍辉;杜俊宏;王华山;宋坚;沈文娟;张国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5/02 | 分类号: | B21B25/02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吕志英 |
地址: | 3003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轧制设备,特别是轧管机中的一种新型芯棒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三辊可调精连轧管机(Premium Quality Finishing Mill)简称PQF轧机,其轧制钢管的中心线为PQF轧制中心线,该机组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无缝钢管轧制生产装备,该设备采用了限动/半浮动轧制技术,集限动浮动两种轧制技术的优点于一身,实现了在线脱棒。运用了限动/半浮动轧制技术,既提高了轧制节奏,又保证了轧制精度。实现这种轧制技术的核心设备是限动芯棒夹持机构(简称限动夹持头),其位于PQF轧制中心线上,其重量达7吨左右,而且是在高速运动中用来夹持芯棒。其工作周期分为三个阶段:一、起始位置完成对芯棒的夹持;二、轧制过程中完成对芯棒的限动过程;三、轧制结束时夹持头与芯棒脱离后快速返回到起始位置。
该芯棒夹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该机组仍然不时地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投产初期因为芯棒夹持机构的五连杆机构是装在碗状开口向下式的壳体内,因而就暴露出不少问题,连杆经常断裂、安全销不易更换,设备维护检查、处理故障均需要整体下线,极为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芯棒夹持装置,以利于在芯棒夹持机构出现问题时不用整体下线,只更换其连杆机构即可,在更换安全销时能实现快速更换,对各个连杆重新设计安全系数,提高连杆的整体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型芯棒夹持装置,所述芯棒夹持装置包括含有连杆的五连杆机构,五连杆机构通过方轴及固定销轴组成一个整体,其中:该装置还包括有一个U型支座,在所述U型支座的上表面中部有两个半圆槽,将所述五连杆机构放置在U型支座上,通过二个上瓦盖将五连杆机构的方轴固定在U型支座的半圆槽内,使方轴只能转动,在U型支座的前部设有多个螺栓孔,通过二个侧瓦盖将固定销轴固定在U型支座前部,五连杆机构的固定销轴直接固定在二个侧瓦盖上,这样五连杆机构就被固定在U型支座的开口内形成开放式结构;在所述五连杆机构中一个连杆的后表面上设置有安全销。
所述连杆包括有连杆主体和过力保护模块,连杆主体的后表面设置有安全销的安装孔,所述过力保护模块通过安全销与连杆主体连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使用该芯棒夹持装置上线后,运行稳定,该区域的故障时间由每月的16个小时减少到了4个小时。年产量可增加15552吨/年。当因轧钢等外部原因引起受力过大时,安全销更能及时被拉断芯棒夹持装置,安全销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更换。因为芯棒夹持装置整体结构的改进和连杆机构部件的改进,使维护和检查操作起来变得简单,整台设备运行更趋平稳,限动机构可以适应更高的轧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棒夹持装置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棒夹持装置连杆机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芯棒夹持装置连杆3立体图;
图中:
1、U型支座 2,3,4,5,6、连杆
7、安全销 8,9、上瓦盖
10、方轴 11,12、侧瓦盖
13、液压缸驱动杆 14、固定销轴
15、连杆主体 16、过力保护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芯棒夹持装置结构及动作过程加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芯棒夹持装置的结构改为U形平躺敞开式结构,如图1所示,主要是将芯棒夹持装置的连杆机构支撑在U型支座1上;如图1所示,上部用上瓦盖8和上瓦盖9固定方轴10;前端用侧瓦盖11和侧瓦盖12固定固定销轴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钢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5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碎纸机的废纸筒结构改良
- 下一篇:重力法连续造粒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