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962.3 | 申请日: | 200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99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发明(设计)人: | 贺春才;聂书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自动化仪表七厂成套技术开发部 |
主分类号: | F16K31/04 | 分类号: | F16K31/04;H02K29/08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宝兰 |
地址: | 30019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电动 执行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执行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对阀门进行可靠的开关控制和频繁调节的智能型直流变频电动执行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电动执行机构均采用单相、三相交流伺服电动机,其转速恒定,在启动停止瞬间需要较大的力矩和启动电流,在驱动电机或堵转时会造成尖峰电流过大而使执行机构无法操作的情形,特别是在停止制动方面存在缺点:如DKJ系列电机存在机械抱闸,机件容易磨损、老化,一旦出现问题不容易调整,而且需要定期更换;另有一种是引进的单相电机采用电制动方法,对电机造成的瞬间冲击大,降低了电机的使用寿命,三相电机采用阻容制动,其制动元器件不但容易损坏,而且制动效果也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已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环保、低能耗并可提高执行机构寿命的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电动执行机构,包括:电机、离合器、减速器、控制器和输出臂;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减速器与负载相连,离合器控制负载的接入,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电机,在所述减速器上连接有所述输出臂;所述电机为直流无刷变频电机,所述控制器为变频控制器。
所述电机包括:控制线、电机转轴、电机前端盖、霍尔元件板、电机后端盖和罩盖;在电机前端盖与所述定子和转子形成的空腔内设有所述霍尔元件板,电机转速信号通过所述控制线与所述变频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机后端盖通过螺栓与前端盖固定结合,所述前端盖与罩盖相接。
所述变频控制器包括:控制箱前端盖、拉伸箱体,控制箱后端盖,构成变频控制单元;所述控制箱前端盖、拉伸箱体和控制箱后端盖通过螺栓连为一体构成封闭的变频控制器的外观,所述变频控制单元包括:一体化变频智能控制单元,电源板和显示板,所述电源板通过螺钉柱套与一体化变频智能控制单元构成上下两层结构,在上层结构的所述一体化变频智能控制单元通过导线与显示板连接。
所述直流无刷电机的前端盖与减速器的电机孔上口相适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执行机构由于采用了变频控制器控制直流无刷电机的运行,实现了电机的“柔性开”和“柔性关”,可对负载进行有效的保护;直流无刷电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频繁开关次数可达4400次/小时;由于直流智能变频控制采用的是恒流恒力矩技术,电机的启动电流不大于电机的额定电流且保证输出力矩恒定,比传统执行机构节约电能40%左右,变频技术降低了执行机构的机械磨损,使执行机构的寿命提高42倍以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执行机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无刷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频控制器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变频控制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直流无刷电机的变速曲线。
图中:
10.电机 11.控制线 12.电机转轴 13电机前端盖
14.霍尔元件板 15.转子 16.定子
17.电机后端盖 18.罩盖 20.离合器
30.减速器 40.变频控制器 41.控制箱前端盖
42.拉伸箱体 43控制箱后端盖 44.一体化变频智能控制单元
45.电源板 46.显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自动化仪表七厂成套技术开发部,未经天津市自动化仪表七厂成套技术开发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轧机排烟装置
- 下一篇:可视前列腺电切吸引转换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