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六面体模壳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4951.5 | 申请日: | 2007-0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6185Y | 公开(公告)日: | 2007-12-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灵柱;张凤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灵柱 |
| 主分类号: | E04C1/40 | 分类号: | E04C1/40;E04B5/16;E04B5/3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来佳 |
| 地址: | 300402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六面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材领域,尤其是一种一次性六面体模壳。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为了节省材料降低成本,减轻建筑自重,采用了模壳代替楼板进行建筑的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现有的模壳均为钢制或塑料制的模壳,采用这种模壳必须在做完楼板后拆下模壳,其缺点是,现有模壳一次性投资大,施工快拆技术复杂,工程楼面耗费砼,这些不足影响了建筑业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高效实用的一次性六面体模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一次性六面体模壳,其模壳壁由轻烧粉、玻璃纤维布间隔排列粘接而成,其特征在于:模壳为中空且对称的翻边封闭六面体结构,由上横面、倾斜立面、翻边、下底面及两头的封堵构成,上横面、下底面、倾斜立面及翻边为对称设置。
而且,所述的构成模壳的模壳壁由轻烧粉和胶结剂混拌的混合层与玻璃纤维布层相互间隔叠加粘结而成,模壳壁的外层均为混合层。
而且,所述的混合层为2-7层,玻璃纤维布层为1-6层。
而且,所述的上横面为对称向上的拱形结构。
而且,所述的倾斜立面与垂直线形成角度φ,该角度φ为1-6°。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仅采用轻烧粉、胶结剂和玻璃纤维布作为原料,制作工艺简单,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工程投资;
2.免去了大量租用钢模壳、塑料模壳的费用,成本仅为现有模壳的1/5-1/7;
3.避免了施工快拆、工程楼面耗费砼的缺陷,省却了脱模工时和等候下层支模时间;
4.整体结构简单易做,设计科学合理,自重轻,承载力大,工程周期短,高效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壳壁断面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次性六面体模壳1,为中空且对称的翻边封闭六面体结构,由上横面2、倾斜立面5、翻边6、下底面3及两头的封堵4构成,上横面、下底面、倾斜立面及翻边为对称设置,上横面、倾斜立面、翻边及两头的封堵为一体制出,下底面反包翻边并与翻边制在一起,这样该模壳就形成了中空封闭的六面体结构。上横面为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向上方向的拱形结构,其角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一般与水平呈1-10°的角度;两侧的倾斜立面与垂直线形成角度φ,该角度为1-6°;本模壳设计的这种结构的目的就是提高本模壳的承载力。
构成本模壳的模壳壁(包括上横面、倾斜立面、下底面、翻边及两头的封堵)均采用轻烧粉和胶结剂混拌的混合层7与玻璃纤维布层8相互间隔叠加并通过胶结剂粘结而成(参见图3),模壳壁的截面两侧外层均为混合层。根据建筑需求,模壳的壁厚也有所不同,最小为两层混合层内夹一层玻璃纤维布层,最厚的为七层混合层间隔内夹六层玻璃纤维布。本实施例中图3所示的为四层混合层和三层玻璃纤维布层所组成的模壳壁。
本实用新型可采用模具机械化制造模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灵柱,未经刘灵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9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