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孔灌注桩注浆管的喷浆阀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943.0 | 申请日: | 200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31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强;邵健;林波;周玉明;李文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博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2 | 分类号: | E02D5/62;E02D5/3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江增俊 |
地址: | 30019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孔 灌注 桩注浆管 喷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钻孔灌注桩注浆管的喷浆阀结构。
背景技术
注浆管是采用后压浆施工方法完成钻孔灌注桩的关键设备之一,其基本结构包括主管体和管体前端的喷浆阀,喷浆阀由分布注浆孔的喷浆管和喷浆管表面的、封闭各注浆孔的挠性密封层所组成,其中喷浆管是主管体的一部分。喷浆阀的可靠性是该设备的关键。
公告号CN2663516Y的实用新型“钻孔灌注桩桩侧、桩底后压浆注浆设备”公开了一种喷浆阀,具体结构是:分布有注浆孔的钢管的底部连接圆锥形锥头,管体套有弹性橡胶套,钢管内置有一注浆活塞,其下面与钢管底部连接一弹簧。上述喷浆阀较其已有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还存在以下不足:弹性橡胶套破损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浆液从弹性橡胶套破损处回流的问题;注浆活塞为向下运动部件,不仅其结构和调整较为复杂,而一旦活塞运动受阻将同样出现注浆失败的后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喷浆阀存在的弹性橡胶套密封欠可靠、注浆活塞结构和调整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能够克服所述不足的一种钻孔灌注桩注浆管的喷浆阀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喷浆阀存在的所述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喷浆阀由主管体、分布注浆孔的喷浆管、喷浆管表面封闭各注浆孔的挠性密封层和喷浆管前端的圆锥头所组成,其主管体前端部套接并固定有喷浆管,位于喷浆管中的主管体前端口设有塞堵,圆锥头的锥底直径大于喷浆管直径。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所述的喷浆管表面的挠性密封层由塑料胶带分层缠绕并粘接构成。
所述的圆锥头的锥底为圆箍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和优点在于:本喷浆阀的圆锥头具有扩径作用,可以减轻地层对喷浆管表面的挠性密封层的破坏。主管体前端口设置的塞堵可以有效地防止浆液从挠性密封层破损处回流的问题,而在主管体输入带压浆液时使其迅速顶出。塞堵结构较活塞结构简单且可靠。另外,采用塑料胶带分层缠绕构成的挠性密封层具有密封效果好、耐磨损性能强于一般橡胶套管的特点,在主管体输入带压浆液时塑料胶带缠绕构成的挠性密封层将爆裂而顺利注浆。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实用和高可靠性的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附图1 实施例结构半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1主管体,1-1连接螺纹,2喷浆管,2-1注浆孔,3塞堵,4扩径圆锥头,4-1锥底,5挠性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其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实施例,注浆管由主管体1、分布注浆孔2-1的喷浆管2、喷浆管表面封闭各注浆孔的挠性密封层5和喷浆管前端的扩径圆锥头4所组成,其主管体1的后端部设有连接输浆软管的连接螺纹1-1,前端部套接并焊接固定有喷浆管2,位于喷浆管中的主管体1的前端口设有与主管体过盈接合的塞堵3,该塞堵采用富有韧性的尼龙材料,其接合效果最佳。扩径圆锥头4的锥底4-1直径大于喷浆管2直径,且为圆箍状。喷浆管表面的挠性密封层5由塑料胶带分层缠绕并粘接构成,本实施例缠绕3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博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博川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塑钢平板川字型封闭式托盘
- 下一篇:一种安全节能型煤粉制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