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装载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790.X | 申请日: | 2007-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1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水 |
主分类号: | E02F3/28 | 分类号: | E02F3/28;E02F3/3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200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及工程机械,特别涉及一种装载机。
背景技术
目前,装载机是一种专用机械,由于其价格比较高,不适合在农村使用,而农村的农业生产及小型施工又急需用装载机来提高工作效率,所以,出现了由农村普遍使用的农用四轮拖拉机改装成的装载机,使农用四轮拖拉机一机二用,而且价格也不高;但是,因其装载机构布局设计不合理,即铲斗液压缸和顶升液压缸均布设在中间部位,影响了操作者对铲斗的视线,无法准确掌握铲斗的装载情况及动作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由农用四轮拖拉机改装成的装载机存在的装载机构布局设计不合理,影响操作者对铲斗的视线,无法及时准确掌握铲斗的装载情况及动作情况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前方视野开阔的装载机。
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是,四轮拖拉机的发动机装置在车架的后部,还具有转向助力装置,前车轮上方的底盘支架后下部设置有连接块,该连接块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通过该通孔将底盘支架与后车轮上方的底盘之间枢接,前车轮上方的底盘支架上安装有装载机构,该装载机构是由底盘支架、二顶升推杆、二顶升液压缸、铲斗、二支杆、二推杆、二铲斗液压缸构成,其中,底盘支架为三角形,二顶升推杆斜向位于三角形底盘支架的前方,二顶升推杆的尾端与底盘支架的立边枢接,二顶升推杆的中间段与底盘支架的立边之间枢接顶升液压缸,二顶升推杆的头端与铲斗的下部枢接,二顶升推杆的中间部位向上枢接有推杆,该推杆的另一端与支杆枢接,支杆的另一端与铲斗的上部枢接,顶升推杆、铲斗、支杆、推杆构成四连杆机构,推杆与底盘支架的立边之间枢接铲斗液压缸,其特征在于,二顶升液压缸分别位于底盘支架的左右二侧,二铲斗液压缸也分别位于底盘支架的左右二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因二顶升液压缸及二铲斗液压缸各分别位于底盘支架的左右二侧,使底盘支架的中间空间空出,操作者可以无阻挡地看到前方的铲斗,视野比较开阔,能及时准确地掌握铲斗的装载情况及动作情况,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结构是,四轮拖拉机的发动机装置在车架的后部,还具有转向助力装置,因四轮拖拉机是常见的农用机械,转向助力装置也是常见的装置,所以图中未示,前车轮8上方的底盘支架5后下部设置有连接块9,该连接块9具有上下贯通的通孔10,通过该通孔10将底盘支架5与后车轮上方的底盘之间枢接,前车轮8上方的底盘支架5上安装有装载机构A,该装载机构A是由底盘支架5、二顶升推杆6、顶升液压缸7、铲斗1、支杆2、推杆3、铲斗液压缸4构成,其中,底盘支架5为三角形,二顶升推杆6斜向位于三角形底盘支架5的前方,二顶升推杆6的尾端与底盘支架5的立边枢接,顶升推杆6的中间段与底盘支架5的立边之间枢接顶升液压缸7,二顶升推杆6的头端与铲斗1的下部枢接,二顶升推杆6的中间部位向上枢接有推杆3,该推杆3的另一端与支杆2枢接,支杆2的另一端与铲斗1的上部枢接,顶升推杆6、铲斗1、支杆2、推杆3构成四连杆机构,推杆3与底盘支架5的立边之间枢接铲斗液压缸4,其特征在于,二顶升液压缸7分别位于底盘支架5的左右二侧,二铲斗液压缸4也分别位于底盘支架5的左右二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水,未经张海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7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红外线隧道式烘干机
- 下一篇:微波烧成辊道窑炉自然冷却排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