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4464.9 | 申请日: | 2007-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39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初丛莹;高文华;魏海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16 | 分类号: | B62D25/16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乘用车麦式 独立 悬架 悬挂 固定 加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
背景技术
悬挂固定座本身是用于连接悬架减震器和车身的钣金件,是悬架与车身的一条力的传递路径。麦式独立悬架的减震器兼有导向作用,簧上质量都加载在固定座上,固定座成为重要受力点,受到径向、轴向力和扭转力矩,在轮胎高速跳动时,受到冲击载荷。这就对悬挂固定座的强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应用麦式后悬架的车身上,后悬挂固定座通过轮罩与车身焊接为一个整体。由于钣金件冲压成型的可实现性,焊接操作的方便性,以及车体密封有效性的需要,后悬挂固定座被设计为近似箕形的结构。为了提高强度,同时考虑到轻量化设计的需求,此零件的材料一般选取厚度在2mm以上的中高强度钢板材料。而三厢车加油口布置在后侧轮口上部附近时,与加油口连接的油管一般经由轮罩内部与油箱相连,这样这一侧的轮罩为了保证有足够的空间布置轮胎和油管,会产生异形。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由于轮罩冲压成型性的限制,这一侧的后悬挂固定座的箕形结构只有两个面可以与轮罩正常焊接,另外一个面悬空。
这种无法焊接的状态破坏了后悬挂固定座与轮罩的箕形连接结构,严重影响了强度。如果单纯依靠增加后悬挂固定座的材料厚度和提高钢板强度,对生产成本和整车经济性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后悬挂固定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它包括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其特征是: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在油管侧安装一块加强板。
本实用新型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通过增加一个加强板,使布置加油管一侧后悬挂固定座在这一侧轮罩因为躲避加油管产生异形无法与之正常焊接的情况下,保证二者的正常焊接。改变了加油管侧后悬挂固定座的局部承载力的传递方向,从而提高了加油管侧后悬挂固定座的强度和可靠性,有效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
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它包括后悬架悬挂固定座1,其特征是:后悬架悬挂固定座1在油管侧安装一块加强板3。
实施例:
乘用车麦式独立后悬架悬挂固定座加强结构,在油管侧后悬挂固定座1与这一侧轮罩2焊接前先焊接一块加强板3,然后再与这一侧轮罩2焊接。
在结构方面,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麦式独立悬架与与车身其它部件连接时由于形状和空间不足引起的焊接困难和强度不足的问题。
在成本方面,尽量小的和有效的对产品的改动,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不但解决了油管侧后悬挂固定座1与轮罩2的连接问题,而且在不改变布置加油管一侧后悬挂固定座1的材料和材料厚度的前提下,运用最低的成本增加,最大限度提高了强度,解决了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46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