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湿式双级旋流脱硫除尘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450.7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78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凡;徐冰樵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晓凡;徐冰樵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4C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3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湿式双级旋流 脱硫 除尘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与锅炉配套使用的脱硫除尘器。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用的湿式脱硫除尘器,待净化的烟气进入器内后,与器内工作液体冲击混合,进行脱硫除尘,然后经上部烟气出口排出。这种脱硫除尘器,净化效率低,且排出烟气携带液体造成危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湿式双级旋流脱硫除尘器,以解决目前除硫器存在的净化效率低,且排出烟气携带液体造成危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下锥体、外筒体、烟气进口、烟气出口、循环液进口、锥体,在该烟气进口下方增设了一个旋流导向板,该旋流导向板外缘有3~90个与水平面成15~45度夹角的旋流导向叶片。
本实用新型中,在锥体上加装一个圆桶形旋流分离筒,该旋流分离筒上设有3~48个与径向成25~75度夹角的旋流导向叶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器内液面由补液槽控制在一个稳定高度,烟气进入后,在旋流导向板的作用下,高速旋流向下部液面冲击,烟尘依其惯力离心沉降,与此同时高速旋转下冲的烟气流又使下部工作液体旋流飞溅,气液充分混合接触进行脱硫除尘,其后旋转上升进入器内上部的旋流分离筒,在离心力作用下,实现气液分离,液体经上锥体、下降管、回流到底部,洁净烟气从烟气出口管排出,落于器底的烟尘,可通过排污口间歇排出,或随循环工作液体流动连续排出,工作液体可间断补充或连续循环加入。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结构新颖,适宜用于锅炉烟气及工业废气的脱硫除尘净化。除尘效率高达95%以上,脱硫效率显著提高,且净化后排出的烟气不携带液体,符合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旋流导向板的纵向剖视图。
图4是旋流导向板的俯视图。
图5是旋流分离筒的纵向剖视图。
图6是旋流分离筒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包括外筒体3,下锥体2与该外筒体下部固定连接,该下锥体下方有排污口1,其顶部有烟气出口10,外筒体的下方有补液槽13,外筒体上有烟气进口筒体11,其上有烟气进口4和喷淋板6,循环液进口5与喷淋板6连接,旋流导向板12与烟气进口筒体11固定连接;
旋流分离器9位于外筒体上方内部,其下方固定连接锥体8,该锥体下部固定连接下降管7。
其中:旋流导向板的外缘有3~90个与水平面成15~45度夹角的旋流导向叶片。其制作方法是:将圆形平板沿中心圆划出与径向成15~45度角的均匀布置的3~90条切线,按切线将平板割开,再将割开的各部分,分别搬转成与平面成15~45度角的旋流导向叶片,形成可使烟气旋流下行的通道。
本实施例中以蒸发量为4T/h的锅炉配套的为例,旋流导向叶片16个,叶片与水平面夹角45角。
旋流分离筒上半部设有3~48个与径向成25~75度夹角的旋流导向叶片,其制做方法是将桶上部沿圆周均匀划出垂直及横向切割线,沿线割开,再将割开部分搬转成与径向成25~75度角的旋流导向叶片,形成可使烟气旋流进入筒内的通道。
本实施例中,旋流分离筒旋流导向叶片12个,叶片与径向夹角6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晓凡;徐冰樵,未经徐晓凡;徐冰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4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槽形空心钉定位切割器
- 下一篇:清洗机多角度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