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门的密封结构及其自动闭门复位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421.0 | 申请日: | 2007-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81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秦中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中银 |
主分类号: | E06B7/16 | 分类号: | E06B7/16;E05F1/12;E05F11/0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33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结构 及其 自动 闭门 复位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的密封结构及其自动闭门复位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不锈钢玻璃门的门扇立框及门框的横截面是矩形的,两者之间的结合部位,由于结构的关系存在着较大的门缝隙,致使其密封保温的效果不佳,由此产生能源的浪费,即在冬天,室内的热量易从门缝中散失,温度降低;在夏天,热量易从门缝中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温度升高,如果要降低室内的温度,势必要长时间开启空调,上述二种情况都浪费了能源,遇到沙尘天气,尘土易进入其中,可导致夹手等事故的发生。
目前,市场上销售和使用有自动闭门铰链机构,如弹性合页、地弹簧等,这些自动闭门复位装置的刚性较差,寿命短,特别是在恶劣条件下长期使用,易发生变形,从而导致门扇倾斜、无法关门,而且不能定位,安装的螺丝多、费力,安装的位置位于门扇框的外边面,影响整体结构的美观,防撬性差;地弹簧的安装往往受地面可容纳空间的限制无法采用,就是采用时,还得破坏地面后埋入地面里,影响美观,装配时比较费工,其成本相对较高,门轴的接合面比较短,易磨损,不易更换,摩擦阻力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上述弧形门扇的立框与门框之间密封不佳的问题,及现有自动闭门铰链机构易磨损、不美观、安装费时、费力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门的密封结构及其自动闭门复位机构。
本实用新型之门的密封结构是:门扇的一侧立框以门轴枢接在门框中,与门框接触的门轴侧的门扇的立框端面呈圆弧形,开启侧的立框端面为平面,门轴侧的立框面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密封槽,该密封槽中穿设有弧面胶条,与该立框同侧的门框中间位置设置有弧面胶条,该弧面胶条的弧面端在门扇关闭后与门扇中间密封槽中的弧面胶条紧密接触形成运动副,起到密封的作用,该弧面胶条的两侧的门框上固定有密封条,该密封条在门扇关闭后与相对应的门扇立框的弧面紧密接触形成运动副,同样起到密封的作用。
门扇立框的端面中间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密封槽,两侧开设有上下贯通的密封槽,该密封槽中穿设有弧面胶条,该二密封槽中穿设有密封条,该弧面胶条的弧面端及二密封条的端面在门扇关闭后与相对应的门框紧密接触形成运动副,起到密封的作用。
门轴侧的门扇的立框的端面呈圆弧形,其中间开设有可穿设弧面胶条的上下贯通的密封槽,该密封槽相对的立框另一侧为平面,该平面开设有玻璃板卡槽;或该平面中间具有玻璃板卡槽,玻璃板卡槽的两侧具有扣条槽;或密封槽相对的立框另一侧具有向外凸出,该向外凸出开设有贯通的玻璃板卡槽,向外凸出的两侧开设有通孔,玻璃板可穿设在该玻璃板卡槽中,并通过螺栓固定,相对于中间密封槽的两侧也开设有可穿设弧面胶条的上下贯通的密封槽。
本实用新型之门的密封结构有益效果如下:
1、门扇的两侧与门框之间分别有三道密封结构,密封及保温效果好;
2、无论是在门扇关闭状态还是开启状态,转轴端的门扇立框与门框之间都处于密封状态,密封及保温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中银,未经秦中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4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手按或脚踏方式开盖的垃圾筒
- 下一篇:一种环保柴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