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沼气池加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218.3 | 申请日: | 2007-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97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邹国仁;王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云洲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长春成铭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磊 |
地址: | 130505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池 加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沼气发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沼气池加热装置,其国际专利分类号为C12M1/107。
背景技术
目前,在整个世界范围能源短缺和涨价的背景下,具有经济、节能、环保、卫生优势的水压式沼气池,在我国农村应用已得到接受和普及,它通常以玻璃钢或钢筋混凝土为材料制成圆球或圆柱形状的容器埋于地下,并在沼气池上部两侧分别设有投料口及出料口,沼气池中的液面要高于投料口和出料口,产生的沼气自然要通过顶部的出气管排出。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燃烧产生热能可用于日常做饭和提供热水,无电的地区还可照明。但在东北地区因冬季气温低导致产气量少已成为使用中的最大难题,当环境温度低于15℃(制气的最佳环境温度为20~30℃)时,池中的有机物垃圾熟腐分解变慢,产生的沼气将会变少,冬季低温时甚至会断气,这时将不得不改用其它能源(煤柴、液化气、电)来替代,于是就得备用相应的装置,其更换及操作会带来了许多不便,也不经济;已施工的沼气供气供热管网也得停用;有机物垃圾不能通过沼气池分解消耗,得另寻处理渠道。这样沼气池、供气供热管网及燃烧装置作为一次性投入所获得经济性回报则会因此而大为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沼气池加热装置,以克服现有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包括现有的沼气池,以及其上部两侧分别设有的投料口及出料口,和顶部的出气管。所作的改进是:
在沼气池内的底部有预置式的覆盖在其底部内表面上的自内向外螺旋形盘绕的加热盘管,其一端连接入水管,另一端连接出水管,入水管和出水管与提供热循环水的沼气供暖炉相连接。
加热盘管通过树脂胶与沼气池内底部的内表面相粘接。
沼气池内的加热盘管为投入式的,即可以通过投料口置入沼气池的底部,加热盘管的整体外观呈圆柱弹簧状,它自后向前在圆柱面上以螺旋形盘绕并绕回。
为增加强度,上述加热盘管盘绕在为中空圆管的管芯上。
入水管、加热盘管、出水管和沼气供暖炉组成的循环水路上安装有水泵。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
当环境温度低于15℃时,可开启沼气供暖炉提供热循环水对加热盘管进行加热,继续维持有机物垃圾熟腐分解,保证沼气供应,使冬季低温时不再断气,避免了以往需改用其它能源(煤柴、液化气、电)作替代和备用相应的装置,提高了沼气池、供气供热管网及燃烧装置的使用效率,其作为一次性投入所获得经济性回报也大为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预置式的加热盘管)的示意图;
图2是图1在B向的局部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投入式的加热盘管)的示意图。
图1~3中,1、沼气池;2、投料口;3、出料口;4、加热盘管;5、入水管;6、出水管;7、管芯;8、沼气供暖炉;9、水泵;10、接头;11、出气管;12、阀门;13、三通;14、供暖炉用气管;15、生活用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3。
一、对于新建的沼气池1,使用预置式的加热盘管4。采用玻璃钢制作φ2.8~3m的球形沼气池1(分别加工成上下两个半球,便于运输、安装,最后填埋前组装成密封的球体),以及投料口2和出料口3,预先在沼气池1的底部内表面覆有自内向外螺旋形盘绕的加热盘管4,俯视呈圆形,其空间跨径为φ1.5m。入水管5自中间进入,出水管6自外圈引出,两管皆通过投料口2与池外的提供热循环水的沼气供暖炉8相连接,入水管5、出水管6和加热盘管4皆由φ20mm的地热管(耐热增强型聚乙烯PE-RT)制成,该管具有柔韧、易焊、抗开裂、耐高低温及老化,以及热传导性高,抗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好的特点,工作温度为-40℃~110℃。沼气池1在施工埋入地下时,在其周边覆盖上保温苯板,以利于在冬季保持加热后的沼气池1的热量不散失。
沼气池1最上方装有出气管11、阀门12和三通13,三通13的两出口分别与供暖炉用气管14和生活用气管15相连接,供暖炉用气管14给沼气供暖炉8供气,生活用气管15给住宅内用于做饭的燃气灶等设施供气。
加热盘管4通过树脂胶预先与沼气池1内底部的内表面相粘接牢固。
在循环水路的出水管6上安装有驱动热循环水的水泵9,入水管5、出水管6上还分别安装有便于维修用的接头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云洲,未经邹云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基础施工用打桩沉管
- 下一篇:一种IC卡卡座弹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