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客车车顶自然通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185.2 | 申请日: | 2007-08-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1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曹长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余岩 |
地址: | 130062***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客车 车顶 自然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出口孟加拉国的铁路客车中实现车内外自然换风、防雨的铁路客车车顶自然通风器。
背景技术:
目前,孟加拉国的非空调铁路客车是使用简陋的T字型侧面换风装置,具体结构为T字型的颈部作导筒焊于车顶,上部矩形方盒通过配合与导筒连接再用拉杆拉紧固定,矩形方盒的两侧开口与大气贯通实现换风。该换风装置既不设风阻结构又不能完全实现切向换风功能,当车速或外界风速较大时外界新风会直接大量涌进车内客室,对车内形成空气冲击波,影响车内客室环境,此时也不利于车内客室的废气排出;另外此换风装置不能够有效防雨,当雨呈斜向轨迹下落时雨水会大量进入车内,因此该换风装置不完全具备自然通风器功能。
由于孟加拉铁路限界低,客车车顶外部空间小(高度仅61mm),设计上难以实现通风、防雨功能。而我国铁路限界相对较高,客车顶部空间较大。因此,我国铁路客车使用的车顶自然通风器是在通风器下部换风界面上采用百叶窗结构,外形呈圆柱或椭球状,体积较大,工艺上采用铸造成型,能够有效实现通风、防雨两项性能,但因高度大不能用于孟加拉铁路客车之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孟加拉铁路限界低,安装车顶外部自然通风器的空间狭小,宽度方向500mm,高度方向仅有61mm,自然条件恶劣:高温、高降水量、环境对材料腐蚀度大的条件下,开发出能够有效实现通风、防雨两顶性能的车顶自然通风器,以克服背景技术存在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导筒,导筒外壁上设有法兰,筋板设于导筒外壁且法兰上,筋板上设有环盘,环盘靠近外径部分上面连接螺纹套,导筒、法兰、筋板、环盘、螺纹套组焊成内腔焊接部件,由顶板、外环、内环组焊成外部焊接部件,顶板下方连接外环和内环,顶板上内外环之间均匀设有四个通风孔,内、外焊接部件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的导筒是穿过车顶进入车内与内饰顶板上的隔栅相连,筋板上设有环盘,顶板下方连接外环和内环,顶板上内外环之间均匀设有四个通风孔,达到了通风、防雨的目的,拆卸、维修也很方便,选择厚度为3mm的耐候钢板作为车顶自然通风器的主体材料;硅橡胶为密封垫材料,这两种材料适合孟加拉国的气候条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2的B-B旋转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2、3,本实用新型包括导筒1,导筒1外壁上设有法兰2,筋板3设于导筒1外壁且法兰2上,筋板3上设有环盘4,环盘4靠近外径部分上面连接螺纹套5,导筒1、法兰2、筋板3、环盘4、螺纹套5组焊成内腔焊接部件,由顶板7、外环8、内环9、垫板10组焊成外部焊接部件,顶板7下方连接外环8和内环9,顶板上内外环之间均匀设有四个通风孔12,内、外焊接部件通过螺纹套5及螺钉11连接成一体,6是密封垫。
使用时,首先旋开螺钉11,撤下密封垫6,使内、外焊接部件分开,将法兰与车顶外表蒙皮密封焊接成一体实现通风器在车顶上的安装,向螺孔内及螺钉上施螺纹紧固胶后,重新将密封垫6按图中位置安装好,然后将内、外部件安装成一体,用螺钉11连接牢固,即完成了车顶自然通风器在车顶上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