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压裂用压差式封隔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4068.6 | 申请日: | 2007-07-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2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健;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宪春 |
主分类号: | E21B33/127 | 分类号: | E21B33/127;E21B43/17;E21B43/26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2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压裂用压差式封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用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油田压裂用压差式封隔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油田井下压裂作业用的封隔器设置有防砂环,高压含砂压裂用液体由中心管水眼经过防砂环过滤进入中心管与胶筒间隙,胶筒在内外压差的作用下扩张,从而封隔套管环形空间,高压含砂压裂用液体经封隔器下接头进入地层压裂,该封隔器是以中心管外缘与防砂环内径之间的间隙来过滤砂子,砂子被隔离在防砂环之外,该种过滤机构在使用中易被砂子堵塞;另一方面,在中心管上设置水眼,大大降低了中心管的强度,起管柱时,容易将中心管拔断造成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封隔器在使用中,其砂子过滤机构易被砂子堵塞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油田压裂用压差式封隔器。
本实用新型是由上接头、密封圈、上胶筒座、胶筒、中心管、下胶筒座、导流过滤环、下接头组成,上接头与上胶筒座螺纹连接,下接头与下胶筒座螺纹连接,胶筒套在中心管外缘,胶筒的上、下段分别与上胶筒座、下胶筒座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中心管的上、下段外缘分别与上接头、下接头的内缘螺纹连接,密封圈设置在接头与胶筒座之间,下接头上设置有液体通道,中心管的外缘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进出胶筒液体的导流槽,该导流槽与液体通道连通,液体通道的进口处设置导流过滤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使用时,上、下接头接在油管上,下入井内预定工作深度后,由地面向油管内泵入高压含砂压裂液体,因在两个封隔器之间设置了节流器,作用是产生节流压力差使封隔器充分坐封。液体经过导流过滤环过滤,再经由液体通道进入胶筒内壁与中心管外缘之间的导流槽,胶筒在内外压力差的作用下扩张,封隔套管环型空间,高压含砂压裂液体中的砂子被导流过滤环隔离,进入不了中心管与胶筒之间;当停止注入高压含砂压裂液体时,节流器不再发挥作用,封隔器内外不再存在压力差,胶筒力在自身弹性力的作用下收缩,将内部的液体挤压出去,封隔器解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导流过滤环设置在下接头上,中心管的强度没有因设置导流通道而降低。
2、中心管的外缘设置进出胶筒液体的导流槽,可使进出的液体顺畅,即使细小的砂子进入,该导流槽也不会被堵塞,保证了封隔器正常的完全解封。
上述二个措施可避免卡井事故的发生,减少了油田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半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由上接头1、密封圈2、上胶筒座3、胶筒4、中心管5、下胶筒座6、导流过滤环7、下接头8组成,上接头1与上胶筒座3螺纹连接,下接头8与下胶筒座6螺纹连接,胶筒4套在中心管5外缘,胶筒4的上、下段分别与上胶筒座3、下胶筒座6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中心管5的上、下段外缘分别与上接头1、下接头8的内缘螺纹连接,密封圈2设置于上、下接头1、8与上、下胶筒座3、6之间,下接头8上设置有液体通道9,中心管5的外缘设置有进出胶筒液体的导流槽A,该导流槽A与液体通道9连通,液体通道9的进口处设置导流过滤环7。
进出胶筒液体的导流槽A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二个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宪春,未经孔宪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406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