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焊接拔坑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728.9 | 申请日: | 200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252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06 | 分类号: | B21D1/06;B21D1/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王薇 |
地址: | 13001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焊接 拔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轿车车身钣金修复领域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焊接拔坑器。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车身内、外板之间形成密封式结构的零部件,及车身结构复杂部位的车身钣金修复,或者需要长时间才能拆除车身缺陷钣金内部的零件部位,或者无法修复,还没有一套简捷、快速、高效的修复工具,导致此类缺陷修复周期长,甚至无法修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不用拆除车身缺陷钣金内部的零件,也不用考虑内侧空间的大小的情况下快速修复车身各个部位、各种类型凹陷缺陷的焊接拔坑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焊接拔坑器,它由把手、滑杆、滑锤组成,滑锤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套在滑杆上,把手与滑杆连接处有一个挡板,其特征是:它还有一拔头,拔头为U型槽,安装在滑杆的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造型美观,装配容易等特点。它可以快速、简单、高效的修复车身各类的钣金凹陷缺陷;省略了对车身的一些零部件的拆装,直接在车身漆膜表面进行修复,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并且可以应用到内、外板之间形成密封式结构的零部件及车身结构复杂部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焊接拔坑器的拔头4为金属制成,呈U型槽,滑杆2的杆身平滑,保证滑锤3在滑动过程中无阻碍,滑锤3为圆柱体,中间有通孔,套在滑杆2上滑动,把手1与滑杆2连接处有一个挡板5。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在一汽-大众宝来等车型的车身钣金修复中使用。
焊接拔坑器的拔头4的U型槽槽宽为2.5mm。
修复缺陷时,要先清洁车身表面,分析凹陷缺陷的大小、形状,在缺陷位置焊接1个或者多个黄铜纤焊条,每根焊条保留4cm长度,并在焊条末端加热形成一个直径3mm的球形小头,将焊接拔坑器的拔头4牢固地钩住焊条球形头,用适当的力前后滑动滑锤3,使滑锤3在金属滑杆2上滑动并冲击把手1,利用滑锤3产生的冲击力慢慢拉起凹陷点,拔起车身表面上的凹陷缺陷,使缺陷位置修复平整,最后打磨机将焊条打磨消除。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车身各个部位,各种类型的钣金凹陷缺陷修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7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