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铆接塑性金属板材的自冲铆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3464.7 | 申请日: | 2007-03-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77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刘瑞军;孙平;党向文;张恩元;郑安波;梁超;孙庆峰;郭淑清;赵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华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B19/08 | 分类号: | F16B19/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成铭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丁洪学 |
| 地址: | 132013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塑性 金属 板材 铆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铆接塑性金属板材的铆钉。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铆接铝板等高塑性金属板材的铆钉,使用时需要对待铆接的金属板材预先打孔,然后将铆钉穿过待铆接金属板材的孔,根据铆接工艺的不同,通过拉或压的方式使铆钉孔外的部分径向延伸变形,达到连接金属板材的目的。利用前述铆钉进行板材铆接连接,工艺过程比较复杂,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铆接塑性金属板材的自冲铆钉,实现不预先钻孔的铆钉自冲铆接,克服现有技术由铆钉结构所形成的铆接工艺上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自冲铆钉包括钉帽、钉杆,所作的改进是钉杆部分为有轴心孔的管形,钉杆前端的轴心孔孔径逐渐增大形成一段圆锥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铆接过程是:先用压边设备将待铆接的金属板材压紧,将铆钉置于选定位置,在底层金属板的外表面对应铆钉位置配以铆钉前端管壁导向凹模,之后用冲击动力源将自冲铆钉压入金属板,铆钉杆刺穿表面层的塑性金属板材后,在凹模的导向作用下,钉杆前端在底层金属板材中径向劈开,形成喇叭口形状,锁止铆接材料,从而达到连接金属板材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应用自冲铆钉铆接塑性金属板,无需在金属板上钻孔,而且动力源击钉与凹模劈钉一次完成。不仅能够有效的连接塑性金属板材,而且具有铆接工艺简便、快捷、效率高、能耗低、无污染、噪声低等优点。对于大量铆接位置在重叠板材边缘,能够较方便地使凹模定位的产品(如汽车上的覆盖件),有突出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铆钉结构图。
图2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的铆钉铆接过程构件及铆接工具组合关系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铆钉铆接工艺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选可进行热处理的35号钢材用精密锻造的工艺制做如图1所示的包括沉头钉帽1-1、钉杆1-2的铆钉1。钉杆为有轴心孔1-3的管形,钉杆前端的轴心孔孔径逐渐增大形成一段圆锥面1-4。
自冲铆接工艺如图2所示,压边圈2对待铆接塑性金属板材进行压紧,以防止材料在铆钉的作用力下向凹模内流动,压边圈内放置铆钉1。铆钉上方是冲头3,在底层金属板4下面安装凹模5。冲头3向下运动,推动铆钉1向下刺穿待铆接的上层金属板6。在凹模与冲头的共同作用下铆钉尾部在底层金属板4中径向劈开,形成喇叭口形状以便锁止铆接材料,达到铆接目的。
自冲铆钉铆接后的效果如图3所示,其中序号1是铆钉,序号4是底层金属板,序号6是上层金属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华大学,未经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自行发热的鞋
- 下一篇:特异形态水蜜桃培育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