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接触面正压力变化式压电旋转驱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330.5 | 申请日: | 200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21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13 |
发明(设计)人: | 曾平;赵宏伟;程光明;华顺明;张宏壮;杨志刚;王宝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0 | 分类号: | H02N2/00;H02N2/1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22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触面 压力 变化 压电 旋转 驱动器 | ||
1.一种接触面正压力变化式压电旋转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轴(3)与驱动器底座(8)固定连接,轴套(7)与底座(8)转动连接,轴套(7)绕轴(3)几何中心转动,压电叠堆一(2)、压电叠堆二(5)一端分别粘结在调整三角块(6)斜表面上、另一端分别与惯性质量块一(1)、惯性质量块二(4)粘接,压电叠堆一(2)与惯性质量块一(1)构成压电叠堆振子一,压电叠堆二(5)与惯性质量块二(4)构成压电叠堆振子二,调整三角块(6)与轴套(7)上的驱动平台固定连接,压电叠堆振子一、压电叠堆振子二相隔180°对称配置,反向安装,且与水平面的夹角α相同,该夹角α为3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触面正压力变化式压电旋转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在与压电叠堆振子一和压电叠堆振子二相隔90°的位置,再分别对称反向安装压电叠堆振子三和压电叠堆振子四,该压电叠堆振子三结构是压电叠堆三(9)与惯性质量块三(10)粘接,该压电叠堆振子四结构是压电叠堆四(11)与惯性质量块四(12)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接触面正压力变化式压电旋转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压电叠堆的控制信号为周期性对称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33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高效快夹活动扳手
- 下一篇:带漏电预警装置的漏电断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