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移动式大口径工件切削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326.9 | 申请日: | 200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124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杨树尧;王凯;韩可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名门风电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C3/12 | 分类号: | B23C3/12;B23Q1/25;B23Q1/54;B23Q5/22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宏伟 |
地址: | 130021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口径 工件 切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对现有大口径工件切削工艺的改进,进一步说是公开一种移动式大口径工件切削装置,属于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大口径工件的安装工程,如:风力发电机组所使用的塔架为筒形,直径达到3~4米,高度为65~85米,塔架一般分三段制造,每段之间使用法兰连接;法兰为整体锻造,机加钻孔后与筒体焊接,焊接会引起法兰变形,平面度很难保证图纸要求,对变形的法兰一般采用将法兰从筒体上割下,重新加工法兰,合格后重新焊接,耗费工时,成本增加,工程质量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移动式大口径工件切削装置,直接在大口径工件上进行切削,有效地避免了大口径工件在加工后装配时容易出现变形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在大口径管状工件的内壁上架设有切削支架,支架的中部设有走刀主轴,主轴上固定有可转动的横梁,横梁对应工件管壁的位置上安装有铣削动力头,通过动力头的铣削自转和公转完成对大口径工件端面的加工,主轴的底部为走刀传动机构,沿工件轴向调节动力头的进刀深度,实现大口径工件的在线加工。
具体结构如下:在走刀主轴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回转横梁,走刀主轴的中部和另一端分别设有若干调节丝杠呈辐条状放射构成切削支撑架,可架设在大口径工件的内腔,将本切削装置固定,回转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铣削动力头和配重,动力头可沿横梁移动,走刀主轴的底部设有蜗轮蜗杆走刀传动机构,动力头在回转横梁上通过自转和公转完成对大口径工件端面的加工。
本装置依靠调节丝杠将走刀主轴固定在被加工圆筒的中心,对调节丝杠进行微调以保证走刀空心轴与被加工圆筒同轴。铣削动力头的端面铣刃与被加工平面平行。加工时先开启动力头使其自转,手动向被加工平面进刀,待达到吃刀深度后,启动走刀传动机构使铣削动力头绕被加工圆筒中心公转。调解配重铁平衡铣削动力头的自重,以及消除各传动元件的间隙,以保证切削过程的平稳。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现场在线加工大口径工件,不必将法兰从筒体上割下,而直接对法兰的平面重新加工,避免了以往大口径工件加工后期安装时产生的变形,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不仅可以节省切割、重焊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在风力发电机组的安装现场实施加工,机动性很强,加工今后的平面可以满足图纸要求;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容易操作、节省人力、降低成本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轴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图1所示,在走刀主轴4的一端设有可转动的回转横梁2,走刀主轴4的中部和另一端分别设有两组支撑架3,支撑架3上分布有2组8根可调节丝杠5,呈辐条状放射分布,2组调节丝杠由4支紧固丝杠9联成一体,8个调节丝杠3将走刀主轴4固定在被加工圆筒的中心,对调节丝杠3进行微调以保证走刀主轴4与被加工圆筒同轴;参见图2,回转横梁2两端分别设有铣削动力头1和配重8,在主轴4上的可进行公转,动力头1可沿横梁2移动,端面铣刃与被加工平面平行,动力头1在回转横梁2上通过自转和公转完成对大口径工件端面的加工,走刀主轴4的底部设有蜗轮蜗杆走刀传动机构6,为实现空转对刀,在走刀传动系统6与走刀空心主轴间加装离合器7,用于调整动力头1的走刀进度。可调解配重铁8的作用是为了平衡铣削动力头的自重,以及消除各传动元件的间隙,以保证切削过程的平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名门风电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名门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3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层保温保暖多功能瓶
- 下一篇:具有环保作用的砂布页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