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电饭锅锅底焦糊的托帘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3185.0 | 申请日: | 2007-0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099817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02 |
| 发明(设计)人: | 倪德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德祥 |
| 主分类号: | A47J36/20 | 分类号: | A47J36/2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建成 |
| 地址: | 136100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电饭锅 锅底 焦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电饭锅锅底焦糊的托帘。
背景技术
目前,饭店、公共食堂因吃饭的人数众多,一般都使用大型电饭锅做米饭,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都会在锅底产生一层厚厚的焦糊米饭,俗称“锅巴”,“锅巴”很难食用和下咽,还浪费了粮食;另外,如果要在电饭锅内二次加热米饭,则要在锅内添加水,加热过程中,米饭易胶粘锅底,严重的还会形成“锅巴”,况且,二次加热后的米饭粘稠,还失去了原有的米饭香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电饭锅在做米饭时焦糊锅底及二次加热米饭时米饭粘稠、失去米饭香味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缺点的防止电饭锅锅底焦糊的托帘。
本实用新型由一托帘体及支架构成,托帘体上枢设有拉环或拉杆,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托帘体底部设置有支架,该托帘体的外缘呈圆形,该圆形的直径与电饭锅内锅体的直径相同,托帘体上设置有数个通孔,该通孔的直径小于米的直径,以防止米从该孔掉入电饭锅内锅体的锅底,该托帘体设置在电饭锅内锅体的底部,支架将托帘体支撑,使托帘体与内锅体的锅底之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的高度为2~6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将本实用新型放入电饭锅内锅体的底部,在支架的支撑下,托帘体与锅底之间形成一空间,将淘好的米放入电饭锅内锅体内,因米的直径大于托帘体上孔的直径,米位于托帘体之上,然后,加入所需的水,接通电源,通过电饭锅内锅体的锅底加热,水沸腾将米煮熟,后水逐渐蒸发做成米饭,因托帘体与锅底之间形成有空间,在该空间内的水全部蒸发掉后,锅底也不会与米直接接触,不会直接对米饭进行加热,所以,做熟的米饭底层不会焦糊而形成“锅巴”。
再者,如要对锅的米饭进行二次加热时,将适量的水注入托帘体与锅底之间形成的空间内,启动加热电源,即可对米饭加热,直接起到蒸锅的作用,被加热的米饭不会焦糊而形成“锅巴”,而且,用蒸汽加热的米饭不粘稠、不会失去原有的米饭香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电饭锅在做米饭时焦糊锅底及二次加热米饭时米饭粘稠、失去米饭香味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图1中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是由一托帘体1及支架2构成,托帘体1上枢设有拉环或拉杆13,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托帘体1周缘底部直接形成或固定支架2,支架2为脚型架,该脚型架至少有三个,在本实施例中,脚型架是三个,均匀分布在托帘体1周缘的底部,该托帘体1的外缘呈圆形,配合图5所示,该圆形的直径与电饭锅内锅体3的直径相同,托帘体1上设置有数个通孔11,该通孔11的直径小于米的直径,以防止米从该通孔11掉入电饭锅内锅体3的锅底,该托帘体1设置在电饭锅内锅体3的底部,支架2将托帘体1支撑,使托帘体1与内锅体3的锅底之间形成一空间4,该空间4的高度为2~6mm。
请参阅图3并配合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是由一托帘体1及支架2构成,托帘体1上枢设有拉环或拉杆13,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取放,托帘体1底部周缘直接形成支架2,支架2为圈形支架,该托帘体1的外缘呈圆形,配合图5所示,该圆形的直径与电饭锅内锅体3的直径相同,托帘体1上设置有数个通孔11,该通孔11的直径小于米的直径,以防止米从该通孔11掉入电饭锅内锅体3的锅底,该托帘体1设置在电饭锅内锅体3的底部,该支架2将托帘体1支撑,使托帘体1与内锅体3的锅底之间形成一空间4,支架2的高度是空间4的高度,该高度为2~6mm。
请参阅图4并配合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是由一托帘体1及支架2构成,托帘体1与支架2为分体结构,该支架2设置在托帘体1的底部,托帘体1上枢设有拉环或拉杆13,以方便本实用新型的取放,该支架2由圈形架21、中心支脚22及拉筋23构成,圈形架21与中心支脚22之间由至少三个拉筋23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拉筋23是四个,中心支脚22上开设有螺孔221,托帘体1相对该螺孔221的位置开设有通孔12,一螺栓5穿过通孔12拧固在螺孔221中,将托帘体1与支架2固定在一起;该托帘体1的外缘呈圆形,配合图5所示,该圆形的直径与电饭锅内锅体3的直径相同,托帘体1上设置有数个通孔11,该通孔11的直径小于米的直径,以防止米从该通孔11掉入电饭锅内锅体3的锅底,该托帘体1设置在电饭锅内锅体3的底部,该支架2将托帘体1支撑,使托帘体1与内锅体3的锅底之间形成一空间4,支架2的高度是空间4的高度,该高度为2~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德祥,未经倪德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1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床用深孔钻头
- 下一篇:一种单面医用检查治疗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