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精工序支承夹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3056.1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058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利源;沈鲁山;孟丽霞;罗松岗;汪景俊;何京沙;沈文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5/00 | 分类号: | B24B35/00;B24B41/06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地址: | 471039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工 支承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顶目属于轴承加工的支承夹具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超精工序支承夹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轴承生产中,特别是超精工序中由于支承夹具的工作方式所限,导致工件出现支承印和划伤的质量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同支承头所用材质和支承整体结构方式有关。传统的支承头2采用的材质基本上为硬质合金或胶木和尼龙材料,往往易造成工件1外径或内径表面出现支承印记,需返外径或内径工序研磨。严重时甚至出现深度划伤造成废品。由于支承头2是焊接在支承座3上的(如图4-5所示),由此增加了更换难度,当支承头2磨损后往往需连同支承座3整体更换报废,造成不必要的浪费。由于外径支承的支承头2直接与支承座固定连接,不能实现调心功能,因此对超精沟道的部分几何精度改善效果不甚理想。由于内径支承为二点非均布式(如图5-6所示),会造成工件1内径表面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摩擦现象。且因该支承为实体,对于加工较大轴承型号所用支承,其体形重量笨重,给工人现场调控更换带来诸多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项目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改进的超精工序支承夹具。解决支承夹具导致工件出现支承印和划伤以及更换困难的问题。提高超精质量,改善超精外沟道的几何精度,方便更换支承头,避免浪费。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外径支承夹具由支承头、连接体及支承座构成,支承头通过连接体与支承座连接;内径支承夹具由支承头和支承座构成,支承头与支承座粘接连接。
本实用新型支承头采用陶瓷材料制作,不仅价格低廉,而且因其密度小、强度高、弹性模量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较好的解决了支承印和划伤的问题。且其与连接体为粘结方式连接,与支承座或连接体形成了模块化互换形式,简洁经济。由于外径支承夹具的连接体采用V型浮动式,增加了调心功能,因此改善了超精沟道的部分几何精度。由于内径支承的支承点采用三点均布式,因此使工件内径表面受力相对现有两点式减小且均匀,并且不会产生摩擦支承座的可能。并在支承座上设有三处均布圆弧凹槽,凹槽不但减轻支承的重量,而且可以存蓄及疏导超精油,从而润滑支承与内径接触面,减小摩擦力并使冷却散热效果更好。
其外径新旧支承加工性能比较见下表(型号:6212E/01)
单位:um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径支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径支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A-A的剖视图。
图4为现有传统外径支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传统内径支承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A-A的剖视图。
图中:1、工件,2、支承头,3、支承座,4、连接体,5、圆弧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外径支承夹具由支承头2、支承座3和连接体4构成,支承头2选用陶瓷材料制作,其外形为块状,对称设置在连接体4的V型端面的两槽内,采用胶液粘结方式固定连接。连接体4的前端为V型结构,其与支承座3通过铆钉铆接,形成浮动式连接方式,由此增加了调心功能,改善了超精沟道的部分几何精度。
如图2结合图3所示:本实施例内径支承夹具由支承头2和支承座3构成,支承头2采用陶瓷材料制作,其外形为块状,在支承座3的外圆端面呈三点均布式设置,采用胶液粘结方式固定连接。在支承座3相邻的两支承头2间均设有圆弧凹槽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未经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30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剩余电流式电气火灾监控探测器的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篮球组合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