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油罐车吹风机有效
| 申请号: | 200720092697.5 | 申请日: | 2007-1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7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 发明(设计)人: | 董幼珊;黄文水;刘立新;程继元;王长侠;王绍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中民 |
| 地址: | 10002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油罐车 吹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油罐车吹风机,用于铁路油罐车清洗油污后内部的吹风干燥。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对铁路油罐车内部的吹风干燥,多是在风机出口接帆布风筒,将风筒支线伸入油罐车内进行吹风(吹扫风一般为空气)。此吹风设备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帆布风筒放入油罐车人孔口中,吹风时有一部分吹扫风从人孔口就近直接排出,降低了吹风效率,增加了损耗;二是帆布风筒的纤维会随吹扫风进入车内,粘在车壁上,造成二次污染。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开发的吹风机(参见中国专利CN1270855A,称为通风干燥机),是将金属风筒(其底端安装有风头)伸入油罐车内,通入吹扫风进行干燥;其吹风效率较高、能耗较低,并且不会造成油罐车内的二次污染。但这种吹风机的金属风筒和风头是通过铁路油罐车上方专用轨道小车的带动而水平移动,升降是通过6米长的齿条的传动,以实现向油罐车人孔口的对位。因此,吹风机的移动与升降机构庞大、操作不灵活,并且还导致吹风机安装厂房过高(标高可达13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油罐车吹风机,以解决现有的铁路油罐车吹风机存在的移动与升降机构庞大、操作不灵活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路油罐车吹风机,包括风机、风头、移动与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移动与升降机构设有吹风鹤管,吹风鹤管的入口端通过输风管与风机相连,出口端与风头相连,吹风鹤管自入口端至出口端由入口管及设于其上的第一水平回转接头、内臂、垂直段及设于其上的第二水平回转接头、第一水平段及设于其上的第一垂直回转接头、外臂、第二水平段及设于其上的第二垂直回转接头、垂管组成,各管段通过弯头连接,吹风鹤管第一水平段的固定段与外臂之间设有升降油缸、弹簧平衡缸,第二水平段的转动段与外臂之间设有摆动油缸,第一水平回转接头和第二水平回转接头上分别设有回转油马达,与第一水平回转接头和入口管同轴设置有回转轴,回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回转支座和吹风鹤管相连,回转支座通过连接件连接于立柱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铁路油罐车吹风机(简称吹风机,铁路油罐车简称油罐车),以吹风鹤管、升降油缸、摆动油缸等部件组成鹤管型式的移动与升降机构,简化了CN1270855A所述吹风机的移动与升降机构,解决了其结构庞大的问题。吹风鹤管各管段可分别绕相应的水平回转接头、垂直回转接头水平或垂直转动(详见本说明书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说明),带动风头水平移动和升降,操作灵活。鹤管系统以及吹风机操作系统均安装于栈桥上,安装、操作方便;吹风机安装厂房标高可降至9米。同时,本实用新型还能保留CN1270855A所述吹风机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新建铁路油罐车吹风干燥的工程,以减少工程量和投资并节能;也可用于已建油罐车吹风干燥设施的改扩建、技术改造工程中。铁路油罐车内部清洗后,可采用本实用新型吹风机高效率地吹风干燥。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路油罐车吹风机处于工作位置的轴测结构示意图。
图2是吹风结束后风头从油罐车内提升出来的示意图,在垂直于铁路油罐车轴向的平面上绘制。
图1和图2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铁路油罐车吹风机,包括风机1、风头18、移动与升降机构。移动与升降机构设有吹风鹤管7;吹风鹤管7的入口端通过输风管2与风机1相连,出口端与风头18相连。吹风鹤管7自入口端至出口端由入口管71及设于其上的第一水平回转接头31、内臂72、垂直段73及设于其上的第二水平回转接头32、第一水平段74及设于其上的第一垂直回转接头41、外臂75、第二水平段76及设于其上的第二垂直回转接头42、垂管77组成,各管段通过弯头连接。入口管71为垂直管段。图1中,附图标记14表示法兰。吹风鹤管7和输风管2的公称直径一般为DN150~300毫米,风机进气管16的公称直径一般为DN200~400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69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垃圾车后门开启机构
- 下一篇:一次性激光全息防伪封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