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桶式无土栽培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614.2 | 申请日: | 2007-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2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龚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攀 |
主分类号: | A01G31/02 | 分类号: | A01G3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国防 |
地址: | 450015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土栽培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蔬菜无土栽培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大型温室、大棚、农业观光园区、科研院所、家庭微型菜园进行无土栽培蔬菜使用的桶式无土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蔬菜无土栽培所使用的装置或设备多为栽培槽、栽培床或PVC管道、PVC立柱组成。上述这些用于蔬菜无土栽培的装置或设备由于其体积大、造价高、操作复杂,且需配置大型自动供水、供液设备,因此仅适用于在大型温室或大棚内使用,不适合在庭院、阳台、露台等家庭菜园作为无土栽培蔬菜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正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桶式无土栽培装置。该装置特别适用于大型温室、大棚、农业观光园区、科研院所、家庭微型菜园进行无土栽培蔬菜使用,该装置不仅具有节水、防漏水、避免通气管存异物的特点,并具有节肥、少基质、活动性能好、可有效减少病害发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述技术措施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桶式无土栽培装置包括筒体、放置在筒体内腔中的网芯;在筒体的筒底上设置有导水槽,该导水槽通过设置在筒壁下部的连接管口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网芯为一倒置的漏斗形结构,扣放在筒底上,且其锥碗部分为网眼结构,位于网芯锥顶部的通气管竖直向上延伸至筒体上缘口上方,该通气管的顶端为封闭式结构,在顶端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大气相联通的侧置气孔。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导水槽是由环绕筒底设置的环形凹槽和由筒底中心向两侧延伸并与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条形凹槽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管口是由对称设置在筒壁下部两侧进、出液管口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桶式无土栽培装置可用于单桶栽培蔬菜,也可用于多桶串联进行蔬菜的栽培,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单桶栽培蔬菜
采用无纺布包裹网芯的锥碗部分,将网芯倒扣在筒体内腔中的桶底上,封闭设置在筒壁下部的连接管口,在网芯上面填放无土栽培基质,添加营养液即可栽培蔬菜。
2、多桶串联进行蔬菜的栽培
采用无纺布包裹网芯的锥碗部分,将网芯倒扣在筒体内腔中的桶底上,在网芯上面填放无土栽培基质,将相邻摆放的单个桶式无土栽培装置采用滴灌管相连,即将第一个筒体上的进液管口通过滴灌管与营养液供应源相连,将出液管口通过滴灌管与第二个筒体的进液管口相连,第二个筒体的出液管口通过滴灌管与第三个筒体的进液管口相连,依此类推,添加营养液后,将蔬菜苗定植到栽培基质中,即可实现多桶串联进行蔬菜的栽培。
本实用新型的桶式无土栽培装置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体积小、操作技术容易、活动性能好、节水、防漏水、避免通气管存异物以及节肥、少基质、透气性好、可减少病害发生,杜绝各种土传病害发生的优点。特别适合于在庭院、阳台、露台等场所进行无土栽培蔬菜之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取出网芯后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以下将结合实施例(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桶式无土栽培装置包括筒体1、放置在筒体内腔中的网芯3;在筒体的筒底上设置有由环绕筒底设置的环形凹槽5和由筒底中心向两侧延伸并与环形凹槽相连通的条形凹槽4组成的导水槽,该导水槽通过对称设置在筒壁下部两侧的进、出液管口6与外界相连通;所述网芯3为一倒置的漏斗形结构,扣放在筒底上,且其锥碗部分为网眼结构,位于网芯锥顶部的通气管2竖直向上延伸至筒体上缘口上方,该通气管的顶端为封闭式结构,在顶端下方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大气相联通的侧置气孔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攀,未经龚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花生联合摘果收获机
- 下一篇:挂件式IC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