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541.7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67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邰超;赵同谦;武俐;肖春艳;徐华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30/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欣棠;王理君 |
地址: | 454003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流动 固相微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萃取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连续流动一固相微萃取装置,属于教学科研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分析样品成分比较复杂而待测物含量又比较低,必须经过预前处理才能测量微量组分,提高测量方法的准确性和灵敏性。传统的萃取方法有蒸馏、吸附、离心过滤、层析、索氏萃取、液液萃取、固相萃取等几十种,但它们都有一定的缺点,例如溶剂量过大、处理时间长、步骤复杂,容易损失样品,产生误差。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是在固相萃取(SPE)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样品前处理技术,其萃取机制,就是通过涂渍在一小段固相载体上的涂层,富集样品中的分析物,然后再将涂层上所富集的分析物通过高温解析或溶剂洗脱快速完全地将其解析到分析仪器中进行测定。SPME技术集萃取、富集和解吸于一体,具有无溶剂、可直接进样、操作简便快捷、灵敏等特点,已应用于环境分析、医药、生物技术、食品检测等众多领域。SPME常用的萃取方法有两种:浸入式直接固相微萃取和顶空式固相微萃取。直接固相微萃取指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头直接插入样品进行萃取;顶空式固相微萃取,指萃取头置于样品上方,分析物先挥发到顶空气相,然后再分配到萃取头的涂层固定相上。这两种萃取方法都是离线的方式,不能满足样品的在线监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批量连续分析以及在线监测的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包括固相微萃取手柄和支架,所述固相微萃取手柄的下端设置有一个三通管,所述三通管的上管口与固相微萃取手柄的下端口连接,所述三通管的下管口通过连通管与恒流泵的出口连通,所述三通管的侧管口与出样管道连接,所述恒流泵的进口与进样管道连接。
所述三通管的各管口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固相微萃取手柄、所述连通管、和所述出样管道连接。
所述三通管各管口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本实用新型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中,其固相微萃取手柄购自美国Supelco Inc(Bellefonte,PA,USA)。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分析时间短,样品需要量小,无需萃取溶剂,重现性好,可以批量连续分析以及在线监测。
本实用新型的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使得样品预处理过程大为简化,提高了分析速度,同时也提高了方法的灵敏度,可用于环境污染物分析、水质和食品检测、生物化学、有机农药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包括固相微萃取手柄2和支架1,所述固相微萃取手柄2的下端设置有一个三通管4,所述三通管的上管口与固相微萃取手柄2的下端口连接,所述三通管4的下管口通过连通管6与恒流泵7的出口连通,所述三通管4的侧管口与出样管道5连接,所述恒流泵7的进口与进样管道8连接;所述三通管4的各管口分别通过螺纹与所述固相微萃取手柄2、所述连通管6、和所述出样管道5连接;所述三通管4各管口的螺纹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在样品分析前,首先将固相微萃取手柄2的下端螺旋插入到三通管4的上管口中,通过伸缩杆3将固相微萃取手柄2中的萃取头伸出,暴露在三通管4内,一定体积的水样通过进样管道8进入到恒流泵7中,再从连通管6进入到三通管4中,与固相微萃取手柄2中的萃取头接触,被测组分被萃取后经出样管道5流出,萃取完成后,通过伸缩杆3将萃取头缩入,进入气相色谱仪进行下一步的检测分析。
上述的连续流动-固相微萃取装置,操作简单方便,分析时间短,样品需要量小,无需萃取溶剂,重现性好,可以实现在线监测,能够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分析、水质和食品检测、生物化学、有机农药等领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54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抱死方法
- 下一篇:文档图像处理装置以及文档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