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活塞式蓄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2505.0 | 申请日: | 200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76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坚;魏俊会;赵茂生;王东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汇隆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3/00 | 分类号: | F15B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活塞 蓄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活塞式蓄能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活塞式蓄能器是由缸体及缸体内滑动装设的活塞构成,缸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充气口和油口,充气口被充气阀封闭,在未连接到液压系统前缸体的油口被底盖封闭,活塞将缸体隔离成两部分,一部分充满一定压力的压缩气体,比如氮气,另一部分可通过油口与液压油路联通而充满液压油。当缸体内油压上升时,液压油顶推活塞运动压缩气体,气体压力升高,当气体压力与系统油压平衡后,活塞停止移动,因此蓄能器内气体压力可随液压油所连通的外界液压油路的压力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储存和释放液压能的作用。活塞式蓄能器的主要用途有:1、储存能量、释放和快速释放能量;2、消除液压系统(比如柱塞泵)的脉动、稳定系统压力;3、吸收液压回路中的冲击和振动。
现有活塞式蓄能器在使用中的经常遇到的问题有两个:1、缸体气腔内的高压气体通过活塞与缸体内壁间的间隙向油腔泄漏的问题,由于活塞需要在缸体内壁上滑动,因此缸体内壁与活塞间的密封为动密封,现有蓄能器缸体内壁与活塞间的所采用的密封圈高压状态下、在活塞移动时经常会挤入缸体与活塞之间的间隙而翻转、扭曲、挤压变形甚至被撕裂,从而影响其密封效果。2、现有蓄能器的缸体气腔的封堵端为平面气盖,平面气盖承压能力较差,而且现有的平面气盖与缸体为分体制作,平面气盖与缸体间需要使用密封部件,使其安装比较麻烦、密封效果也不理想。以上问题使现有蓄能器工作压力较低,使用效果较差,应用范围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腔外封闭端承压能力较大的高压活塞式蓄能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活塞式蓄能器,具有筒形缸体,筒形缸体的两端具有开口,其中一端开口封装有底盖,另一端封装有充气阀,缸体的腔体内滑动装设有活塞,所述活塞与缸体内壁接触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两条并列的环形槽,两条环形槽分别靠近活塞两侧的端面,各环形槽内均设有密封装置,所述筒形缸体于封装有充气阀的一端一体设有向外凸出的球形端面,球形端面的顶部具有开口,充气阀通过连接件封装在球形端面顶部的开口上。
所述球形端面顶部的开口中固定有阀座,充气阀安装在阀座中。
所述各环形槽内的密封装置是由内周面箍装在环形槽的槽底上的O型密封圈、分设于O型密封圈的两端面外侧的两个环形挡圈、箍装在O型密封圈外周面上的密封挡圈构成,两环形挡圈的内周面箍装在环形槽的槽底上、外端面紧靠在环形槽的侧壁上,密封挡圈通过其内周面箍装在O型密封圈外周面上,密封挡圈、两环形挡圈的外周面与缸体的内壁接触。
所述密封挡圈的外周面的两侧边沿设有倒角平面。
本实用新型的缸体于封装有充气阀的一端设有向外凸出的球形端面作为气腔的封堵端面,由于球面的承压能力大于同直径的平面,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球形端面的承压能力强于现有蓄能器的平板形气盖,该球形端面与缸体一体成形制作,气腔的外泄密封由充气阀承担,而不需要另外加设气盖与缸体间的密封,使本实用新型的缸体气腔承压能力更强、密封性更好。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缸体与活塞之间所设置的密封装置为组合式密封,在活塞的环形槽内安装有O形密封圈以及从外侧挡压O形密封圈的密封挡圈和环形挡圈,两个环形挡圈分设于与O型密封圈两端面外侧,密封挡圈通过其内周面箍装在O型密封圈外周面上,可阻挡O形密封圈被挤入缸体与活塞之间,密封挡圈、两环形挡圈的外周面与缸体的内壁接触,承受与缸体间的摩擦,密封挡圈、两环形挡圈采用改性聚四氟乙烯,改性密封材料耐磨性较好使用寿命较长,使本实用新型的活塞在高压下运行时的摩擦系数较小且能保持高水平的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蓄能器具有筒形的缸体4,筒形缸体4的一端具有开口,该开口上封装有底盖1,缸体4的另一端过渡为球形端面,球形端面的顶部具有开口,开口中装有阀座5,阀座5通过螺母6固定在缸体4上,阀座5上安装有充气阀7,缸体4的腔体内滑动装设有活塞3,活塞3将缸体4内部分隔成气腔和油腔,活塞3与缸体4内壁接触的圆周面上开设有两条并列的环形槽8、9,两条环形槽8、9分别靠近活塞4两侧的端面,环形槽8、9内均装有O型密封圈10、环形挡圈12、13、密封挡圈11,O型密封圈10、环形挡圈12、13均通过其内周面箍装在环形槽8、9的槽底,环形挡圈12、13分设于与O型密封圈10的两端面外侧并紧靠在环形槽8、9的侧壁上,密封挡圈11通过其内周面箍装在O型密封圈10外周面上,密封挡圈11、环形挡圈12、13的外周面与缸体的内壁接触。密封挡圈11的外周面的两侧边沿设有倒角平面14以减少摩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汇隆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汇隆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5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加工工件内螺纹的复合刀具
- 下一篇:多元共渗耐腐蚀采油注水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