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梯架结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423.6 | 申请日: | 2007-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2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碇;郭会娟;卢新社;董胜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桑达能源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24 | 分类号: | F24J2/24;F24J2/05;F24J2/4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时立新 |
地址: | 450008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梯架 结构 太阳能 空气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集热器,尤其涉及一种梯架结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节约能源、降低能耗,保证我国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国家制定和编制了一系列的节能政策,在这些政策当中,国家尤其将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作为了一项重点工作。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同时又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而被世界各国所青睐。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已与世人见面,但就目前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而言,存在着一些缺点:如温升较小、结构复杂、造价较高,强度低,耐用性差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热率高、强度高、耐用性强、结构简单、热损耗小的梯架结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梯架结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包括空气集热管、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空气集热管通过密封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密封固定,空气集热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相通,空气集热管多组并联呈梯架结构安装,进气管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管道上连接有连接管道,连接管道上安装有泵体。
所述空气集热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内层管为加热管,外层管为透光管,内层管外涂渡有选择性吸收膜,内层管长出外层管,内层管与外层管的两端封闭形成密闭腔,腔内为真空。
采用上述结构的梯架结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空气经进气管道上的进气口进入,经空气集热管加热,汇集在出气管道,经泵体吸入输送管道,输送至热空气所需之处。泵体可调节空气的流速,空气集热管并联呈梯架结构安装,提高集热率;采用密封垫密封,热损耗小;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同时起支架作用,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具有集热率高、强度高、耐用性强、热损耗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空气集热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梯架结构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包括空气集热管、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空气集热管1通过密封垫与进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3密封固定,空气集热器管1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道2和出气管道3相通,空气集热管1多组并联呈梯架结构安装,进气管道2上设置有进气口4,出气管道3上连接有连接管道5,连接管道5上安装有泵体6,调节空气流速。空气集热管包括内层管8和外层管9,内层管8为加热管,外层管9为透光管,内层管8外涂渡有选择性吸收膜,内层管8长出外层管9,内层管8与外层管9的两端封闭形成密闭腔,腔内为真空。
空气经进气管道2上的进气口4进入,从进气口4流入空气集热管1中,空气集热管1的内层管8上的选择性吸收膜吸收太阳光,将空气加热,从每根空气集热管1流出的热空气汇聚在出气管道3,经连接管道5由泵体6吸入输送管道7,输送至热空气所需之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桑达能源环保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桑达能源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4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体泵振动腔组合结构
- 下一篇:散热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