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铰接式自卸汽车大梁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300.2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147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郭志军;范东林;申彦杰;李忠利;张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71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铰接 汽车 大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卸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铰接式自卸汽车大梁。
背景技术
现有铰接式自卸车的大梁是由铰连在一起的前、后车架构成,申请号为97235741.6的中国专利:“铰接式自卸车底盘”中公开了一种自卸车底盘,该底盘前、后车架通过前、后铰接板和铰接销以及油缸连接,前、后铰接板分别固定在前、后车架上,前、后铰接板的铰接处穿设有竖向的铰接轴,后铰接板与铰接销之间装有圆锥滚子轴承和关节轴承。该自卸车大梁的前、后车架只能在水平面上摆动而不能绕大梁的纵向轴线回转,在不平路面上行走时,大梁将受到较大的扭曲变形,这不但会因大梁的设计考虑扭曲变形而增加额外的机构,而且限制了自卸车的机动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弯半径较小、大梁几乎不承受任何扭曲变形的铰接式自卸汽车大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铰接式自卸汽车大梁,包括前车架、后车架,所述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通过铰接架连接,铰接架前端与前车架后端通过竖向的铰接轴及连接件可转动的铰连在一起,铰接架后端与后车架前端通过纵向的转轴及连接件可转动的铰连在一起。
所述前车架的后端固定有均内置竖向的铰接轴的上、下销轴座,铰接架的前端固定有分别转动穿装于铰接销轴上的上、下铰接板,上、下铰接板内分别装有关节轴承与铰接销轴转动配合,铰接架的后端固定有纵向转轴,后车架的前端设有回转支撑圈,转轴后端转动装配于回转支撑圈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当车辆转弯或者有水平方向上的摆动时,前车架通过关节轴承实现前车架和铰接架在水平面上的摆动;当车辆在崎岖凸凹不平的地面上行驶时,铰接架后端的转轴可在后车架前端的回转支撑圈中转动,从而实现铰接架和后车架的绕大梁纵轴线的转动,从而消除了车架上的扭曲变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机动性能较好,避免了车架的扭曲变形。既保证了自卸车的总体刚度,又避免了自卸车在崎岖地面上行驶大梁上存在的扭曲变形,提高了机动性能,特别适用于崎岖不平的路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大梁是由前车架1、后车架3及连接于前车架1和后车架3之间的铰接架2构成。前车架1的后端固定有上、下销轴座4、5,上、下销轴座4、5内分别装有竖向的铰接销轴8、9,铰接架2的前端固定有分别转动穿装于铰接销轴8、9上的上、下铰接板6、7,上、下铰接板6、7内分别装有关节轴承13、14与铰接销轴8、9转动配合,铰接架2的后端固定有纵向的转轴10,后车架3的前端设有回转支撑圈11,转轴10后端转动装配于回转支撑圈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3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