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井液-气体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2228.3 | 申请日: | 2007-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309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田文卫;焦文强;李永选;李剑峰;安西帅;靳建磊;李国习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中原锐实达石油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1/01 | 分类号: | E21B21/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国文 |
地址: | 457001河南省濮阳市大庆***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井 气体 分离器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使用的钻井液-气体分离装置,尤其是钻井液----气体分离器。
二、背景技术:目前,在钻井勘探过程中,使用的钻井液-气体分离器一般包括罐体、进液管、出液管、排气管和液气分离撞击板,主要存在以下不足。
结构复杂,安全系数低:为防止气体从出液管溢出,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罐上安装一浮球式阀门,在出液管上安装气动蝶阀,液面低时浮球式阀门关闭,气路封闭,气动蝶阀关闭,分离后的钻井液储存在罐的底部;当液面上升到一定高度,浮球上升,气路连通,气动蝶阀开启,出液管开始排液,为了保证罐内有一定的液体,浮球式阀门和气动蝶阀会频繁的开启、关闭,很容易损坏,导致井场无法正常工作,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另一种是在主罐体的旁边安装一个液位平衡罐,这种结构虽然能防止气体进入出液管,但是结构比较复杂。
钻井液—气体分离不彻底:只靠撞击板的撞击将钻井液中的气体打碎,分离效果不好;撞击板左右交替安装,分离后的气体上升通道不畅。
三、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的钻井液---气体分离器,它克服了其它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进液管、漩流器、排气挡板、排气管、撞击板、出液管、罐体、安全阀和排污管连接而成,罐内进液口处安装漩流器;出液管与罐体成U型结构,出液管、排污管与罐体成三通结构;撞击板上设有通气管;罐内排气管上安装有排气挡板;罐体上设置有支撑漩流器的支架;安全阀安装在罐体的顶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钻井液经进液管进入罐体内后,先进入漩流器,分离后的气体上升,由排气管排出,比重大的钻井液由漩流器下部排出,继续冲击撞击板分离钻井液中残留的气体,气体延撞击板上的通气管上升,从罐体顶部的排气管排出,被输送到远处进行燃烧处理,分离后的钻井液从出液管排出,被输至泥浆池。由于出液管与罐体成U型结构,所以起到了液位平衡的效果,使得罐体内始终保持一定量的钻井液,钻井液挡住出液管口,防止气体从出液管排出,明显降低了气体污染环境的可能性。本实用新型可以省去现有技术中的气动碟阀、浮球式阀门和液位平衡管,这不仅节省了成本,而且延长了使用寿命。一旦发生罐体内压力过高,安全阀开启释放压力,保证设备的使用安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使用新型具有以下的优点:
1、出液管与罐体成U型结构,始终保持罐体内有一定量的泥浆液,防止气体从出液管排出,显著地降低了气体污染空气的可能性。
2、进液口安装了漩流器,提高了分离效果。
3、撞击板上设了通气管,它不仅使泥浆液与气体分离得更彻底,而且保证气体的上升通道比较通畅。
4、出液管、排污管与罐体成三通结构,因此,清洗罐内时打开阀门,污水从排污口排出。
5、排气管口设置了挡板,防止了泥浆溅到排气管中影响排气。
四、附图说明:图1为钻井液---气体分离器的主视图,图中:1、进液管 2、漩流器 3、排气挡板 4、排气管 5、撞击板
图2为钻井液---气体分离器的左视图,图中6、出液管 7、罐体 8、安全阀;9、排污管
五、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和图2中,罐内进液管1的进液口处安装漩流器2;出液管6与罐体7成U型结构,出液管6、排污管9与罐体7成三通结构;撞击板5上设有通气管;罐内排气管4上安装有排气挡板3;罐体7上设置有支撑漩流器2的支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中原锐实达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中原锐实达石油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22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满装滚子的圆锥滚子轴承
- 下一篇:燃气安全电子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