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现浇混凝土填充用薄壁胎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1906.4 | 申请日: | 200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75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16 |
发明(设计)人: | 周立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立成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B5/3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浩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填充 薄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现浇混凝土填充用薄壁胎体。
背景技术
在钢筋混凝土空心板的制作或者施工过程中,在混凝土里填充一些轻质材料的填充块以减小结构自重和提高混凝土的保温、隔热、隔音效果,填充块中使用较多的是空心的薄壁盒。由于脱模工艺限制,现有空腔薄壁盒内腔不能由脱模或浇注工艺一次成形,所以现有的薄壁盒都是由多块预制壁板、预制壳件在接缝处涂抹水泥或胶拼合粘结构成的,由于在粘结时的预制壁板、预制壳体已经为硬化状态,而粘结料为湿散状态并含有大量水分,所以粘接料在凝结前后均不能与先期成形硬化的构件融合成一体,再加上模具误差和加工误差的因素,粘结料不可能进入结合端面的所有位置而使粘接不牢靠,同时模具误差和加工误差还会导致构件接缝处的应力集中,使薄壁盒的接缝处比较脆弱、薄壁盒整体结构不够牢靠,这就造成现有的薄壁盒在运输和施工时易碎、易坍塌,尺寸较大的薄壁盒更容易损坏,甚至对工人造成伤害,而且,薄壁盒在施工或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破损后,混凝土会从破损处灌入碎盒内,这样不但浪费混凝土,而且会使薄壁盒的重量增大,这样薄壁盒就失去了作为轻质填充物的意义,当薄壁盒的重量超出钢筋网模板的设计承重时,在浇注时就会造成坍塌事故,即使在浇注时没有发生坍塌,在建成后的建筑中,由于楼盖板中浇注了过量的混凝土,重量超出了设计标准,不但失去了空心楼盖的本来意义,而且给建筑物本身带来安全隐患。
申请号为03143757.5的中国专利“一种空腔模壳构件”中,公开了一种空腔模壳构件,包括上板、周围侧壁、下底,上板、周围侧壁、下底围成多面体空腔模壳构件,其特征在于空腔模壳构件的至少一面设置有叠合的模板。上述专利中同时公开了其制作方法:在空腔模壳构件制作时,可先制作一面开口的空腔模壳构件,然后,将开口面朝上,将模板悬挂或放置于开口面上,再封堵开口面,待料浆硬化后,养护至规定龄期,即可得到叠合有模板的空腔模壳构件。上述制作方法中在由于有模板的托持,用于成形最后一个面的料浆在凝固前就可以完全进入到四周侧壁的口沿处的结合面上的所有位置,该方法与多块预制壁板、预制壳件在接缝处涂抹水泥或胶拼合粘结成形的方法相比,省去了粘结工序和粘结料,先期制作的一面开口的空腔模壳构件也不受脱模工艺的限制而能够实现一体成形,在其他面为一体成形的同时最后一个面与四周侧壁的结合也较为紧密,成形后的空腔模壳构件具有抗变形、抗振动、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等特点。
但是上述方法及使用该方法制作的产品仍存在缺陷:其一面开口的空腔模壳构件是预先制作出的,最后成形壁面是后制作的,即使材质相同,但最后成形壁面的浆料在成形时与已经硬化的四周侧壁的理、化性能的差异很大,硬化速度不同步的壁面与四周侧壁不能融和为一体,因此在制作成的空腔模壳中最后成形壁面与四周侧壁仍是不同的两个构件,上述制作方法仅仅能保证最后成形壁面与四周侧壁形状吻合的紧密结合,不能实现真正的一体结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浇混凝土填充用薄壁胎体,该薄壁胎体为一体无缝结构的整体且制作时不用脱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现浇混凝土填充用薄壁胎体,胎体内具有空腔,所述胎体的顶板、底板、四周侧壁为一体无缝结构成形的整体,胎体的顶板或底板的内壁上设有内模托板。
所述胎体的底板、四周侧壁、顶板中的至少一个壁面中设有加强材料层。
所述胎体内的内模托板与胎体的底板之间还设有支撑肋板。
本实用新型薄壁胎体中的内模托板在薄壁胎体成形时作为托持封堵面来使用,在成形后不用将内模托板脱出,本实用新型的薄壁胎体的各壁板为同步硬化成形的一体结构,不存在接缝和壁面结合处的加工误差,因此具有不易损坏、塌陷、结构牢靠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在制作过程中,是在底板和四周壁面的水泥砂浆、轻质水泥砂浆类水合反应混合物的湿散状态下就将水泥砂浆摊涂在开口处的内模托板上,在摊涂顶面的过程中使可使用瓦刀等工具在顶面与四周侧壁的结合处反复拍合出浆液,使顶面与四周侧壁的砂浆可相互渗透融合,并最终融合成一体的、水合状态相同的水泥砂浆层,经过静停硬化,顶面将和四周侧壁及底板同步硬化成形为一体结构。与背景技术中的申请号为03143757.5的中国专利“一种空腔模壳构件”所公开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在于胎体的顶板、底板、四周侧壁为一体无缝结构成形的整体,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不但能实现顶面与四周侧壁的紧密结合,而且能实现顶面与四周侧壁及底板的同步硬化而成形成一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立成,未经周立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9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常闭式挡车栏反向迫开及保护装置
- 下一篇:人造鸟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