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冲刷截止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1893.0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04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祥胜;郭长江;李长诗;杨改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祥胜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绍琳 |
地址: | 45401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刷 截止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主要涉及一种应用于高温、高压环境下疏放水系统中的截止阀。
背景技术
在火力发电厂及相关热力管网的疏放水系统中,一般都选用截止阀作为控制阀门。无论何种结构形式的阀门,均是依靠其工作面的完好配合来实现对水流的控制。但在高温、高压环境中,阀门的密封面在不断受到的高速流体的冲击下,其表面由于疲劳破坏产生点蚀,从而使密封面产生损坏导致阀门泄露,大大减低了阀门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用于高温、高压工作环境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截止阀。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防冲刷截止阀包括支架、固定在支架上的阀体、装在阀体内的阀座、与阀座相配合的阀芯、与阀芯相连接的阀杆及设置在支架上的自紧调整架和填料压板,在阀座的中心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入水口与阀体的进水口相连通,在阀座座体的上部设置有与导流通道相连通的导流窗口,阀体的进水口通过导流窗口与阀体的出水口相连通,在阀座的下部设置有密封环;所述阀芯由阀瓣和同轴固定在阀瓣内孔的芯柱组合而成,阀瓣的上端与阀杆相连接,在阀瓣的下端外圆设置有锥面;阀座体位于阀瓣和芯柱之间,阀座上的导流通道的内孔与芯柱的外圆表面滑动配合,阀座体的外圆表面与阀瓣的内孔滑动配合;阀瓣的下端锥面与阀座上的密封环相配合。
所述芯柱的下端面突出于阀瓣的下端面。
阀瓣上端通过柱销与阀杆下端相铰接。
芯柱通过焊接固定在阀瓣的内孔中,阀座通过压合装在阀体的内腔。
由于本方案中在阀座座体的上部设置有导流通道和与导流通道相连通的导流窗口,阀座体位于阀瓣和芯柱之间,使阀瓣的下端锥面与阀座上的密封环相配合形成主密封面,阀座体的外圆表面与阀瓣的内孔滑动配合形成后副密封面,设置在阀座中心导流通道的内孔与芯柱的外圆表面滑动配合形成前副密封面。当阀门开启时,首先打开主密封面,继而是后副密封面,最后当前副密封面打开时,主密封面已达到一定的开度,这样可以减轻流体经导流窗口排出时对主密封面的冲击。此外,在导流窗口下方的阀座座体高出密封环,形成了一道遮挡流体的围堰,使流体在冲出导流窗口时产生涡流,从而避免了水流对主密封面的直接冲击。本实用新型通过实现三级密封来保护主密封面的密封性能,以达到延长阀门使用寿命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防冲刷截止阀包括固定在电动装置上的支架10、通过螺纹与支架固定连接的阀体1、装在阀体1内的阀座2、与阀座2相配合的阀芯、与阀芯相连接的阀杆9及装在支架10上用于调整密封面间隙的自紧调整架11和填料压板12,阀杆9的动力输入端与电动装置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阀座2通过压合固定在阀体1的内腔。在阀座2的中心设置有导流通道,导流通道的入水口与阀体1的进水口相连通,在阀座2座体的上部设置有与导流通道相连通的导流窗口7,阀体1的进水口通过导流窗口7与阀体1的出水口相连通,在阀座2的下部设置有密封环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阀芯由阀瓣8和同轴固定在阀瓣8内孔的芯柱6组合而成,芯柱6通过焊接固定在阀瓣8的内孔中。阀瓣8的上端通过柱销与阀杆9的下端相铰接。在阀瓣8的下端外圆设置有与密封环3材料相同的密封锥面。阀座2的座体上部位于阀瓣8和芯柱6之间,阀座8中心的导流通道的内孔与芯柱6的外圆表面滑动配合形成前副密封面5,阀座2座体的外圆表面与阀瓣8的内孔滑动配合形成后副密封面4,阀瓣8的下端锥面与阀座2上的密封环3相配合形成主密封面。在阀门开启时,为了使前副密封面5迟于主密封面最后打开,所述芯柱6的下端面设置为突出于阀瓣8的下端面。
其工作原理为:
当阀门开启时,电动装置通过阀杆9带动阀瓣8上升,在上升过程中,首先打开阀瓣8的下端锥面与阀座上的密封环3相配合形成的主密封面,在主密封面已达到一定的开度后,接着打开阀座2外圆与阀瓣8内孔配合形成的后副密封面4,最后打开阀座2导流通道内孔与芯柱6外圆配合形成的前副密封面5,使主密封面在阀门开启的过程中,减轻流体经导流窗口7排出时对主密封面的冲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祥胜,未经黄祥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蜜糖青梅糕点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新型文具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