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肢体被动运动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1656.4 | 申请日: | 2007-08-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868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崔贵福;程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贵福;程长青 |
| 主分类号: | A61N1/32 | 分类号: | A61N1/32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建芳 |
| 地址: | 45475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肢体 被动 运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期做被动运动的电子激能式偏瘫肢体被动运动机。
背景技术
医疗实践证明,被动运动是偏瘫患者肢体康复治疗必不可少的基础环节。当肌力为0级时,只能靠被动运动进行康复治疗,当肌力为1-2级时,仍需被动运动加主动运动,即助力运动。
长期以来,被动运动所采用的常规方式是:1、偏瘫患者用自己健康一侧的肢体,去带动瘫痪一侧的肢体做跟随运动。2、由治疗师或者家人帮助活动肢体。3、采用动力机械拖拉肢体强迫运动。这类常规方式不足之处是:绝大数患者开展被动运动并非一朝一夕可完成的,而是一个较为长久的治疗康复过程。由于第一、第二运动方式的动力源为人力,需要付出的劳动强度相当大,难免力不从心,因此这两种运动方式可用于发病较轻,病程较短的极少数患者。第三种运动方式的动力源为机械,动力比较大,但是由于机械本身体积庞大,这类机械一般安装在专业的治疗室,偏瘫患者每次做被动运动,均由多名治疗师或者家人协助,治疗时将患者的肢体捆绑在机械上面,由动力机械拖拉患肢强迫运动。这种方式操作烦琐,费用昂贵,尤其是患者有强烈的不舒服感,应用率很低。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偏瘫肢体康复治疗仪。现今市场上有一种多功能肢体运动康复仪,由电源、微处理器、脉冲发生器等组成。但是其不足之处的是:偏瘫患者每次做被动运动治疗时,均须在电极下垫上厚厚的湿布,稍有不慎,极易灼伤皮肤;该治疗运动时间不宜长,否则就会出现肌肉极度疲劳酸疼感,影响被动运动效果;另外,该治疗仪动力输出轻微,仅能实现肢体的模拟运动,不具备被动运动的实质性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偏瘫肢体运动机使用烦琐、易灼伤皮肤等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使用方便,无副作用,使用时肢体运动效果显著的肢体被动运动机。
一种肢体被动运动机,包括用于为整机供电的电源装置(001),其中,该运动机还包括:
信号发生器(101),用于产生连续、周期相同的单相矩形脉冲信号,为运动机提供同步信号;
第一、第二脉宽调整器(301、302),用于调整其输入端输入脉冲的周期,第一脉宽调整器(301)的输入端连接信号发生器(101)的输出端,第一脉宽调整器(301)的输出端连接第二脉宽调整器(302)的输入端,第一、第二脉宽调整器(301、302)分别输出一路波形相同、相差一个脉宽的单相方波信号;
第一、第二两功率放大器(401、402),用于对输入信号进行放大,其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一、第二脉宽调整器(301、302)的输出端;
信号合成器(501),用于对输入的两路单相方波信号合成为序列双相对称方波信号,其两输入端分别对应连接第一、第二功率放大器(401、402)的输出端,其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第二肢体连接电极对(701、702)
信号输出控制器(601),用于控制信号合成器(501)两输出端交替与第一、第二肢体连接电极对(701、702)相应电极连通,其输入端连接信号发生器(101)的输出端,其两输出控制端分别连接在信号合成器(501)相应输出端与对应肢体连接电极对(701、702)之间,使信号合成器(501)输出端输出的每对双相对称方波中的正、反向方波分别对应送至相应肢体连接电极对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上。
所述的肢体被动运动机,其中,所述的信号发生器为间接反馈型多谐振荡电路;
所述的第一、第二脉宽调整器(301、302)为单稳态电路;
所述的第一、第二两功率放大器(401、402)为直流放大器;
所述的信号合成器(501)为波形合成器;
信号输出控制器(601)为二分频电路。
所述的肢体被动运动机,其中,所述的信号发生器(101)是由第一信号发生芯片(IC1011)与第一反馈电阻(R1011)、第一调频电位器(W1011)、第一充放电电容(C1011)组成的间接反馈型多谐振荡电路,第一信号发生芯片(IC1011)的复位端连接第一开关(K1011)的输出端接点,第一开关(K1011)的输入端连接电源,通过第一开关(K1011)来控制信号发生器(101)上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贵福;程长青,未经崔贵福;程长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6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液器
- 下一篇:一种桥型触头弹簧夹紧提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