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乒乓球多球训练捡球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1463.9 | 申请日: | 2007-08-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5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豹;刘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67/04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7100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乒乓球 训练 捡球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捡球器,主要用于乒乓球多球训练时捡球。
背景技术
乒乓球多球训练是乒乓球学习和提高的必经阶段,由于多球训练时需要一个一个的捡球,非常烦琐。尤其是在大强度的训练后,运动员还要疲于捡球,使运动员更加劳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携、操作简易的乒乓球多球训练捡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乒乓球多球训练捡球器,包括长筒和球兜,长筒上端连接球兜,长筒下端捡球口内壁上设置有卡块。
所述的卡块为下小上大的楔形卡块。
所述的长筒捡球口内壁处设置的卡块呈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的长筒捡球口内壁处设置四个呈十字分布的卡块,其中两个相对的卡块之间的最近距离等于乒乓球的直径,另两个相对的卡块之间的最近距离稍小与乒乓球的直径。
所述的长筒上部端头弯曲。
所述的球兜下部设置有乒乓球出口,出口处设有球兜出口卡子;球兜上部与长筒连接处设置有球兜进球卡子。
所述的球兜中部设有球兜提手。
本实用新型利用乒乓球自身的弹性通过卡块,方便省力、成本低,易于普及推广。楔形卡块便于乒乓球进入长筒;四个卡块,两相对卡块之间的最近距离等于乒乓球的直径,另两个相对的卡块之间的最近距离稍小与乒乓球的直径,使得乒乓球通过后面两个卡块即可顺利进入长筒,但是却不容易从长筒中掉出;球兜提手便于提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长筒部分的剖面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乒乓球多球训练捡球器,包括长筒5和球兜3,长筒部分采用轻质塑料结构,球兜采用网状呢绒材料结构,内有不同直径(7.5mm和245mm左右)的钢丝圈撑起。长筒5(长度1200mm)上端连接球兜3,长筒5下端捡球口内壁上设置有四个呈十字分布的下小上大的楔形卡块6,四个卡块6为同质塑料,乒乓球直径是40mm,两相对卡块6距离是40mm,另外两相对卡块6距离是38.5mm。长筒5上部与球兜3连接处7弯曲;球兜3下部设置有乒乓球出口,出口处设有球兜出口卡子4;球兜3上部与长筒5上端连接处设置有球兜进球卡子1;球兜3中部设有球兜提手2。
使用时,只要手拿该捡球器走到落球处,将下端口对准乒乓球,稍微用力向下压,乒乓球即可通过卡块6进入长筒5内,随着乒乓球数量的增加,最终乒乓球将通过上端进入球兜3,球兜3装满可放一百多个乒乓球。乒乓球装满后,松开球兜出口卡子4将球兜3下端口打开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4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