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膛反焰采暖炉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1366.X | 申请日: | 2007-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23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水林 |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9/18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 地址: | 450053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多膛反焰 采暖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暖炉,尤其涉及一种多膛反焰采暖炉。
背景技术
采暖炉是日常生活用品中不可缺少的炉具,主要用于分散供热采暖。目前,采暖炉所用的水热交换装置均采用单一的热管,烟气和热水的传热面积小,热流程较短,热效较差,燃料利用率低,且烟尘排放对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热流程较短、热管传热面积小和燃料利用率低等不足,采用热盒与热管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烟气和热水的传热面积,并多次改变进风方向,增加了换热流程,提高了燃料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有炉体和内胆,炉体和内胆组成双层炉体,炉体和内胆之间形成空腔,炉体的上部设有压力表座和出烟管,压力表座与空腔相通,出烟管和上膛相通,在炉体的后部设置有出水口、防爆器座和回水口,它们均与炉体和内胆形成的空腔相通,在炉体的前部设有进料口和清灰口;炉体固定在底板上,在内胆的中下部设有托泥板支撑泥套,泥套环套于内胆的中下部,在泥套的下部设有炉排,内胆上设置有热盒、热管和泥套,并将内胆隔开形成多膛,同时分别在下层热盒的右边和中层热盒的左边设有通道,并在下层拐角热盒的末端沿向上方向设置拐角,在中层热盒的末端沿向下方向设置拐角,中层热盒和下层热盒的长度超过炉体中心线。
进水口设有两个,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回水口设有两个,也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
进料口的上部设有上清灰口和下清灰口。
进料口的下边设有清渣口。
炉排下设有灰斗。
底板上设有卸灰口、挡风板和控风板。
底板上设有炉角形成底座。
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热盒内水流阻力小,循环速度快,换热速度快,水热交换充分,提高了燃料利用率,同时多次改变进风方向,使得烟气中的粉尘大部分在炉体内沉降了下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合理结构使得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达到了高效、节能和环保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炉排下设有灰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底板上设有卸灰口、挡风板和控风板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炉体1和内胆2组成双层炉体,形成空腔3,炉体的上部设有压力表座23和出烟管20,在炉体1的后部设置有出水口18、防爆器座17和回水口13,在炉体的前部设有上清灰口4、下清灰口5和进料口6,上清灰口用于清理上层热盒和中层热盒的烟尘,下清灰口用于清理下层热盒的烟尘。炉体1固定在底板9上,底板9与连在底板9上的炉脚形成底座,在内胆2的中下部设有托泥板12支撑泥套14,泥套14环套于内胆2的中下部,在泥套14的下部设有炉排11,炉排下设有灰斗8,内胆上固定有上层热盒24、中层热盒21、下层热盒22、热管25和泥套14,并将内胆2隔开形成上膛19、中膛16和下膛7,同时分别在下层热盒22的右边和中层热盒21的左边设有通道15和26,并在通道15和26处设有热管25,在下层热盒22的末端沿向上方向设置90度拐角,在中层热盒的末端沿向下方向设置90度拐角,中层热盒21和下层热盒22的长度均超过炉体中心线,且下层热盒21和上层热盒22的拐角不重合。
在制备较大功率的炉子时,可根据需要做如下调整:如图2所示:在炉体1的前部下方设置清渣口27,在底板9上设置卸灰进风口30,在卸灰进风口30上设置挡风板29,并在底板9左端上部设置控风板28,此时,省去图1中所述的灰斗8。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拉开挡风板29的一部分进风,由于上层热盒24、中层热盒21、下层热盒22、热管25和泥套14的作用,高温从下膛7右上方通过通道15进入中膛16,在经过下层热盒22的右边时反向向左下方运行,经过中膛16并通过通道26进入上膛19,上下同向环绕热盒,进入出烟管20,排出炉体1,达到安全、高效、节能和环保效果。
综上所述,在不改变上述炉子结构的情况下,设制大小规格不等的炉子时,上述各部位可根据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水林,未经王水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3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防护等级自散热式摄录机
- 下一篇:一种废铅酸蓄电池回收铅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