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牵引床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1360.2 | 申请日: | 2007-07-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45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发明(设计)人: | 何永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永正 |
主分类号: | A61F5/048 | 分类号: | A61F5/048;A61F5/045;A61H1/0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红军 |
地址: | 455000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牵引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牵引床。
二、背景技术
牵引床是一种广泛用于治疗腰椎和颈椎病变的医疗器械,目前的牵引床可以根据患者的生理病变进行平行牵引、前床板和后床板上下成角牵引、绕中轴旋转牵引,在实际治疗中一些患者需要左右平摆,只能由医务工作者通过人为手法实现。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提供一种能在牵引过程中进行左右平摆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牵引床,包括床体,后床板设置在床体上,前床板位于前床板框架中,主轴纵向设置在床体中间,在前床板端主轴上设置有轴套,直线伸缩驱动机构一端固定在主轴上,另一端连接在轴套上,前床板框架与轴套之间水平转动连接。
所述的前床板框架与轴套之间水平转动连接为:轴套的上面固定设置有轴承座并与压力轴承下表面固定连接,前床板框架与压力轴承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轴套的压力轴承座上固定连接有支架,前床板框架上固定连接有另一支架,直线伸缩驱动机构通过两个定位孔分别连接在两个支架上。
所述的前床板框架固定连接有一板,板上设置有月牙槽,一U形块固定在主轴对应位于月牙槽中,当前床板水平摆动时,月牙槽沿滑块运动。
本实用新型在平行牵引完成后,前床板与后床板之间产生了一定距离,前床板可以根据患者的需要方便的进行左右平摆,在平摆过程中受力更均匀,有利于增强具有相应腰椎病变的患者的疗效,将以往只能依赖人工手法实现的功能整和到牵引床上。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摆动驱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3是本装置沿轴3和轴承9中心的剖面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所示,在主轴3前床板端设置有轴套8,直线伸缩机7一端固定连接在主轴3上,另一端连接在轴套8上。轴套8上与前床板之间水平转动连接,轴套8上设置轴承座27,轴承座27与压力轴承9的下表面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压力轴承9的上表面与前床板支架10固定连接,可以为焊接,为保证连接良好,压力轴承的上下面之间采用螺栓21连接。
为使本装置实现机械驱动,在轴承座27上连接支架13,前床板框架10上固定连接有支架11,直线伸缩机12通过定位孔24、25分别连接在支架11和13上,直线伸缩机1的可以通过单片机实现自动控制。
为使平摆过程更平稳,在前床板框架10上固定连接有板23,板23上设置有月牙槽26,U形块22固定在轴3并对应位于月牙槽26中,当前床板水平摆动时,月牙槽26沿滑块22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当进行牵引治疗时,通过控制台1启动直线伸缩机7作直线前进,直线伸缩机7将前床板框架10向前推进,完成直线牵引。需要进行平摆时,启动直线伸缩机12使前床板在伸缩机11的驱动下实现左右平摆,固定在前床板框架10上的带有月牙槽26的板23沿U形块22运动,U形块22帮助实现平稳摆动。成角牵引时,直线伸缩机20行进推动杠杆17,在主轴3与床体2连接处设置有套管6,套管6左右两边各设一个轴4和14,轴4和14上装有轴承,通过轴承座5和25固定在床体2上,主轴3在推动杠杆19的作用下前床板端向上,完成成角牵引。当进行旋转时,固定在支架17上的旋转驱动伸缩机18带动连杆16完成主轴3的转动,支架17与床体2之间不连接。在牵引处于成角或旋转状态时或者两种状态组合时,都不影响平摆治疗,平摆治疗可以与成角牵引、旋转牵引任意组合使用。
本装置前床板框架10与轴套8之间的转动连接也能采用其它方式,可以在设置一与轴套8上下垂直相连的轴,前床板框架上设置相应的轴孔,前床板框架10和轴套8之间通过上下垂直与轴套8的轴连接,为使转动更轻便,轴和轴孔中间可以采用转动轴承。
本实用新型设有控制台1,所有伸缩机构的控制均可通过单片机实现程序自动控制。
本实用新型上配置有红外加热热疗系统,可与牵引组合使用,增强疗效。
本实用新型的各种驱动结构,可以用直线伸缩机实现,也可以为齿条和齿轮传动结构或其它方式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永正,未经何永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3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雷罐车耐火内衬转动砌筑方法
- 下一篇:半导体叠层结构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