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城市道路清扫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1226.2 | 申请日: | 2007-07-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552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8 |
| 发明(设计)人: | 王本岐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本岐 |
| 主分类号: | E01H1/08 | 分类号: | E01H1/08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林志坚 |
| 地址: | 471003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城市道路 清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扫车技术领域,特别适用于公路清洁的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车。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常用的道路清扫车,一般有转盘式及滚盘式清扫车和全吸干式气流吸尘车,普遍存在以下缺点:一次性投资大,一般要在38-42万元/台;副发动机功率大,耗油多,运行成本高;结构复杂,加工件多,故障率高,维修费用大;清扫效果差,马路边沿扫不到,稍大一点的杂物吸不进去;四个圆形转盘式旋转扫帚,同时旋转,而只在后部有吸尘装置,灰尘不能全部吸入,使尘土飞扬,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城市道路清扫车,能使路面清扫干净,具有结构简单、省油、维修费用小,一次投资少,运行成本低,并且环保节能清扫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是在相同型号的汽车底盘上设置有动力输出的发动机,发动机轴上的皮带轮通过皮带连接两台风机的皮带轮;一台为吹尘风机,其输入端设置有空气过滤器,输出端通过三通连接出风箱;另一台为吸尘风机,其输入端通过三通连接吸风箱,吸风箱的吸尘咀与出风箱的出风咀相对,其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吸尘咀和出风咀两者分别与地面呈锐角;其输出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弯头;弯头连接汽车翻斗内的收尘箱;收尘箱的盖板上设置有过滤装置,收尘箱的侧板上设置有指示的压力表。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吹尘风机与吸尘风机可以前、后设置在底盘上设置的底座上,发动机设置在底盘下端;吹尘风机与吸尘风机还可以并列设置在底盘的底座上,发动机设置在底盘上端。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吹尘风机的输出端三通为方形;吸尘风机的输入端三通为园形。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快速接头包括:方形接头和方形接口,方形接头一端置有法兰连接吸尘风机的输出端,另一端方口插入方形接口;方形接口固定在弯头上,弯头另一端连接出灰口。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吸风箱与出风箱相同,呈扁梯形空腔结构,吸风箱的输出端为扁园口,连接吸尘风机输入端;吸风箱输入端的吸尘咀前扳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后扳底端接近地面;出风箱的输入端为扁方口,连接吹尘风机输出端,出风箱输出端的出风咀与地面呈锐角,并与地面保持一定距离。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吸尘风机输出端弯头为方管构成。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收尘箱是一个矩形的封闭箱体,其内前端置有一个漏斗形的出灰口,出灰口端置有一个活动的防尘门,其后端置有一个车箱盖。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车箱盖上端与收尘箱铰链连接,车箱盖下端置有把手与车箱卡具密封连接;车箱盖上置有若干个过滤装置;过滤装置两侧置有加强柱。
所述的城市道路清扫车,过滤装置由长方体框架外裹有过滤网,过滤网外由卡带固定。
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越性:
该城市道路清扫车,具有独创的吹风装置,以每分485米的速度吹向路面,使路面上的杂物扬起,被吸尘风机以每分546米的速度将杂物吸入管道,输送到降尘车箱——收尘箱,也就是通过吹,把路面上的尘土、树叶、烟盒、纸团等杂物,吹离地面,再经吸尘风机吸入,通过管道输送到车箱沉降,然后车箱内的灰尘污染的空气经过滤网逸散车箱外,减少收尘箱的压力。其采用现有的汽车,改装简单,投资少;比其它的清扫动力车,由原来的副发动机功率70kw,降低到15kw节能55kw。省油,运行成本低;环保节能清扫效果好;不但能吸入尘土,也能吸入树叶、烟盒、纸团等杂物,同时,马路边沿不留死角余尘。杜绝了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城市道路清扫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副发动机与并列的吹尘和吸尘风机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4a是吹尘风机方管形出风装置图;图4b是吹尘风机园管形出风装置图;
图5是吸尘风机风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车箱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盘;2-发动机;3-皮带轮;4-皮带;5-吹尘风机;6(a.b)-三通;7-出风箱;8-吸尘风机;9-吸风箱;10-吸尘咀;11-出风咀;12-快速接头;13-弯头;14-收尘箱;15-车箱盖;16-过滤装置;17-侧板;18-压力表;19-软管;20-出灰口;21-防尘门;22-框架;23-滤网;24-卡带;25-方圆接头;26-加强柱;27-铰链;28-空气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本岐,未经王本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12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