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用薄壁箱体的生产模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878.4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84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14 |
发明(设计)人: | 韩忠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忠民 |
主分类号: | B28B7/22 | 分类号: | B28B7/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霍彦伟 |
地址: | 450000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薄壁 箱体 生产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用的内部薄壁箱体模板的模具,具体说是涉及一种建筑用薄壁箱体的生产工艺的生产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现浇钢筋混凝土在建筑领域已广泛应用,绝大部分现浇钢筋混凝土空心楼盖所用的箱体内模的生产工艺均为人工用水泥砂浆抹在简单的铁皮模板上进行生产,其特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率低,产品厚薄不均,强度低,易破损,质量不能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小、质量好的建筑用薄壁箱体的生产模具。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
本发明建筑用薄壁箱体的生产模具,模具包括内模,在内模外侧分别安置有横向外模和纵向外模;其中,内模包括中心的面板和安置在面板周边的侧壁,在面板的侧壁下还分别设置有固定板,在内模面板上设置有沟槽;横向外模由横侧板及设置在板上的横向升降条构成,在板两端部还开设有连接固定口;纵向外模由纵侧板及设置在板上的纵向升降条构成,在横向外模的横侧板两端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固定口,另外,在连接固定口上还设置有紧固横向外模的横侧板与纵向外模的纵侧板的楔子。另外,在横向外模和纵向外模上分别设置有加强板。
本发明的生产模具中横向外模的横侧板与横向升降条相互垂直,纵向外模的纵侧板与纵向升降条相互垂直。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生产模具,从而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率,生产出的产品厚薄更为均匀,不易破损,质量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图1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图1的仰视图;
图4是本发明图1的A-A剖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1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作以详细的描述:
本发明的模具包括内模(1),在内模外侧分别安置有横向外模(3)和纵向外模(2);其中,内模(1)包括中心的面板(9)和安置在面板周边的侧壁(8),在面板的侧壁下还分别设置有固定板(5),在内模面板上设置有沟槽;横向外模(3)由横侧板(10)及设置在板上的横向升降条(6)构成,在板两端部还开设有连接固定口(7);纵向外模(3)由纵侧板(11)及设置在板上的纵向升降条(12)构成,在横向外模的横侧板(10)两端部分别开设有连接固定口(7),另外,在连接固定口上还设置有紧固横向外模的横侧板(10)与纵向外模(3)的纵侧板(11)的楔子(4)。横向外模的横侧板(10)与横向升降条(6)相互垂直,纵向外模(3)的纵侧板(11)与纵向升降条(12)相互垂直;另外,在横向外模和纵向外模上分别设置有加强板。
生产时将模具中的内模置放于常规震动工作台上,再在内模表面上铺设衬膜,放置网布和加强筋,然后将外模组合固定在内模上;向模具中加入搅拌均匀的料体,开动震动工作台,将料体震动至密实,然后将模具连同料体半成品从震动工作台上一起取下进行养护,待到料体半成品强度达到初凝后,再在料体半成品上表面盖上托盘,然后将模具连同料体半成品一起反转,脱去内模,继续养护至料体半成品凝固后,再脱去横向外模和纵向外模,再将两个凝固后的料体半成品口对口扣合在一起,然后继续养护,最终得到建筑用薄壁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忠民,未经韩忠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