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浅圆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874.6 | 申请日: | 200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992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斌;李顿;叶坚;胡亚民;许志峰;申好武;李广宾;韩楚良;杨松山;王大宏;朱耀强;李俊铃;王准;岳家超;王均朋;杨慧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A01F25/14 | 分类号: | A01F25/14;A01F2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建芳 |
地址: | 450053***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圆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存粮食的专用容器。
背景技术
目前浅圆仓如图1、图2所示,平底仓1落地,平底仓1底部设有卸粮孔2,然后经地沟3出粮,移动或固定式清仓机清仓;优点是高度较低,适用于储备仓或中转仓。缺点是:a.地沟施工难度大,防潮处理费用高,设备易锈蚀;b.单排出粮孔,一般5至7个,利用仓下地沟出粮,由于卸粮孔均在仓中心线上,造成卸粮有大量粮食不能自流出仓,如25米直径、14米装粮高度的浅圆仓残留粮30%左右,移动式或固定式清仓机清仓效率低,一般在200t/h左右;清仓机可靠性差,设备价格昂贵。c.需要人工清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仓完全、无需人工清仓的浅圆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浅圆仓,包括仓体,仓体底部具有多个漏斗状出粮漏斗,出粮漏斗下端设有出粮口。
所述的出粮漏斗为锥形漏斗,相邻出粮漏斗之间和出粮漏斗与仓体侧壁之间设有过渡的填坡。
所述的仓体底部所处平面高于地平面。
所述填坡为平滑向上满足物料自溜的过渡坡。
仓底由七个等大的出粮漏斗拼合而成,正中央设置一个出粮漏斗,其余六个围绕中央的出粮漏斗设置,相邻出粮漏斗之间和出粮漏斗与仓体侧壁之间设有过渡的填坡。
仓底由四个等大的出粮漏斗呈“田”字行布局拼合而成,相邻出粮漏斗之间和出粮漏斗与仓体侧壁之间设有过渡的填坡。
浅圆仓下设多条输送线,分别对应相应的出粮漏斗出口。
由于仓体底部具有多个漏斗状出粮漏斗,粮食可完全自流出仓,单仓多个出粮漏斗,仓下设多条输送线,分别对应相应出口,既提高出仓效率,同时提高出仓的可靠性。粮食可全部自溜出仓,无需人工清仓。如果某一条生产线故障或某个出口结拱不能出粮,可通过其它生产线或出口出粮。从经济性讲,与清仓机方案相比,造价较低。仓体底部所处平面高于地平面,为了预留空间设置出粮漏斗和输送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平底落地多孔出粮浅圆仓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平底落地多孔出粮浅圆仓的仓底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的仓底仰视图;
图5为实施例1的仓底俯视图;
图6为实施例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2的仓底俯视图;
图8为实施例3的仓底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3-5所示的一种浅圆仓,浅圆仓1的仓体架空,仓底具有七个等大的锥形出粮漏斗4,出粮漏斗4下端设有出粮口5,正中央设置一个出粮漏斗,其余六个围绕中央的出粮漏斗设置,相邻出粮漏斗4之间和出粮漏斗5与仓体1侧壁之间设有过度的填坡7,填坡7为平滑向上满足物料自溜的过渡坡。
实施例2:如图6、图7所示仓底由四个等大的出粮漏斗呈“田”字行布局拼合而成,相邻出粮漏斗4之间和出粮漏斗4与仓体1侧壁之间设有过渡的填坡7,仓下设有分别对应相应的出粮漏斗出口的多条输送线6。
实施例3:如图8所示仓底的出粮漏斗为多边形漏斗8,是采用蜂窝状的多边形漏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87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滚筒洗衣机
- 下一篇:一种闭环功率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