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吸液车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90779.6 | 申请日: | 2007-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24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 发明(设计)人: | 楚金甫;张建甫;邢会敏;徐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E03F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615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吸液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速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抽真空的方法将外界液体抽入车辆罐体内的真空吸液车。
背景技术:
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中强调:“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秸秆气化、小水电、太阳能、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技术。”2007年3月农业部制定了《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年)》,以大力发展农村沼气技术,加大我国农村沼气建设力度。把可再生能源技术和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对解决农户炊事用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节支,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而农村沼气的建设和使用需要大量的沼气原料和产生的废料需要专用运输工具进行运输,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吸粪车、吸污车大多以汽车底盘改装,价格一般也在10万元以上,受购买力和结构尺寸的限制,作为个体专业运输户,也买不起,也不适应农村住户和城镇窄狭的道路条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尺寸小、价格低廉、适应农村购买力和窄狭道路条件的真空吸液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身、车身带有的动力装置、安装在车身上的罐体,其特征在于:
a、在车身上安装有空气压缩机,动力装置通过V带I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空气压缩机通过管路I与制动储气罐相接通,制动储气罐通过管路IV与加压储气罐相接通,加压储气罐通过管路III与罐体接通,并且在管路III上设有阀门,
b、驱动泵工作的动力装置通过V带II与离合装置相连接,离合装置安装在泵上,泵通过管路II与罐体接通,驱动泵工作的动力装置运转时,通过离合装置使动力传递到泵,再通过管路使罐体内部的气压下降.从而使罐体内部产生负压,
c、出料管接通罐体,出料管与出料口之间设有阀门,在罐体上开有进料口,进料口通过阀门与吸料管接通。
在罐体内上部设有传感器,传感器通过导线与电磁离合器连接,电磁离合器安装在泵上,以控制泵的工作状态和罐体内的最高液位。
在罐体的上半部设有观察窗。
在罐体外面设置有清洁装置,清洁装置包括水箱,在水箱上设有加水口和取水阀门。
在车身与罐体之间的两侧设有爬梯。
在罐体上部设置有人孔。
所用的泵为旋片式真空泵,在罐体与泵之间的管路II上设有真空压力表,泵与动力装置的连接方式是V带连接或轴连接。
所述的动力装置和泵固定在车身的车架上。
在罐体与出料管之间通过阀门使出料口与出料管连通,所述的罐体与出料口之间设有异物导通管。
所述的在进料口与快接接头之间的吸料管为柔性软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尺寸小、价格低廉、适应农村购买力、整车适应性强、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的优点,适合在广大的农村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俯视图。
图中1.车身,2.空气压缩机,3.V带I,4.管路I,5.真空压力表,6.V带II,7.泵,8.动力装置,9.制动储气罐,10.异物导通管,11.出料口,12.阀门I,13.出料管,14.吸料管,15.观察窗,16.阀门II,17.进料口,18.罐体,19.离合装置,20.传感器,21.阀门III,22.管路II,23.管路III,24.导线,25.电磁离合器,26.爬梯,27.管路IV,28.加压储气罐,29.清洁装置,30.人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车身1、车身带有的动力装置8、安装在车身上的罐体18;
在车身1上安装有空气压缩机2,动力装置8通过V带I3与空气压缩机2相连接,空气压缩机2通过管路I 4与制动储气罐9相接通,制动储气罐9通过管路IV27与加压储气罐28相接通,加压储气罐28通过管路III23与罐体18接通,并且在管路III23上设有阀门III21;
驱动泵工作的动力装置8通过V带II6与离合装置19相连接,离合装置19安装在泵7上,泵7通过管路II 22与罐体18接通,驱动泵工作的动力装置8运转时,通过离合装置19使动力传递到泵7,再通过管路使罐体内部的气压下降,从而使罐体18内部产生负压,所述的动力装置8和泵7固定在车身1的车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奔马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7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