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排水立管穿楼板专用防渗漏连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090564.4 | 申请日: | 200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412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凤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凤蕊 |
主分类号: | F16L5/00 | 分类号: | F16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57001河南省濮***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排水 立管穿 楼板 专用 渗漏 连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连接件,具体的说,涉及了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穿楼板专用防渗漏连接件,属于建筑给排水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给排水领域,针对排水立管直接穿越楼板的安装方式,由于管道材料与楼板材料二者的膨胀系数不一致,以及施工质量无法得到保证,造成房屋顶部经常出现渗漏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烦恼。
为了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建筑市场上出现了部分防渗漏连接结构,但大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从而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结构设计巧妙的建筑排水立管穿楼板专用防渗漏连接件,它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建筑排水立管穿越楼板所造成的渗漏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穿楼板专用防渗漏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顶盖和汇水漏斗,所述顶盖上面设置管道承插管和排水口,所述顶盖下面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管道承插管,所述顶盖安装在所述的汇水漏斗上。
所述顶盖本体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排水口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
所述排水口内设置有水封装置;所述水封装置是地漏水封、U形水封、S形水封、P形水封或侧排形水封。
所述管道承插管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管的直径。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性,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连接件,克服了当前立管直接穿越楼板所引起的渗漏问题,同时,也克服了当前排水无法安装地漏及地漏水封不能及时补水而造成的返臭难题,而且,具有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等突出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顶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汇水漏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建筑排水立管穿楼板专用防渗漏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顶盖1和汇水漏斗2;
所述顶盖1本体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顶盖1上面设置管道承插管4和排水口6,所述顶盖1下面设置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管5连通管道承插管4,所述管道承插管4的直径大于所述排水管5的直径。
所述排水口6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所述排水口6内设置有水封装置7;所述水封装置是地漏水封、U形水封、S形水封、P形水封或侧排形水封。
所述汇水漏斗2上部内边缘设置有安装台8,汇水漏斗2下部连通有排水管道3,以便于连接主排水管道;
所述顶盖1安装在汇水漏斗2的安装台8上。
安装时,将建筑楼板依据汇水漏斗2的大小预留洞口,并将汇水漏斗2预埋到楼板内,然后,将楼板上面的防水层沿汇水漏斗2壁板下翻到漏斗内,进行防渗水防护,接着,将顶盖1安装到汇水漏斗2上,将本层立管插入汇水漏斗2的管道承插管4内,并固定,再将水封装置7插入顶盖1的排水口6内,将下层立管用伸缩节与汇水漏斗下面的排水管道3连接,并固定,即可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解决管道穿越楼板造成的渗漏问题,而且具有安装方便、连接可靠等突出优点。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凤蕊,未经王凤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5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式水肥一体化施肥系统
- 下一篇:回转式膜上扎穴移栽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