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谷物播种机下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522.0 | 申请日: | 2007-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0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希槐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希槐 |
主分类号: | A01C7/16 | 分类号: | A01C7/16;A01C7/20 |
代理公司: | 安阳市智浩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好勤 |
地址: | 4564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谷物 播种机 下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谷物播种机的下种结构,特别是小麦、大麦、谷子播种机的下种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小麦的播种仍然采用传统的播种方法,即一个种子箱对应一个下种器并播一行小麦。此方法播种均匀,但由于播种密度大,间作不易,更因为秸秆的阻碍,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免耕。在秋作物与夏作物交替播种时,仍需进行犁地耕作。这样,既增加了耕作的劳动强度,又破坏了农田作物的生长环境,对作物生长不利。不符合现代农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谷物播种机下种结构,其设计简单,相比传统播种机,减少了一个犁腿的使用,用一个犁腿便可以播两行,增大了行距差,使用其播种时,基本消除了秸秆的阻碍,从而可实现免耕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的:谷物播种机下种结构,包括种子箱、下种管、犁腿、犁脚,种子箱下连接下种管,下种管通向犁腿,犁腿为中空结构,犁腿下部固定犁脚,其特点是:犁腿内有隔板,隔板将犁腿分为左右下种道,在种子箱下面设置左右两个拨种轮,拨种轮下方分别通向左右下种管,左右下种管分别连接左右下种道,犁脚为裤衩式中空结构,形成犁脚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拨种轮也可以选择一个,此时,拨种轮的中部有隔板,从而将拨种轮一分为二,拨种轮的左部通向左下种管,拨种轮的右部通向右下种道。
本实用新型也可取消隔板,左右下种管直接通向犁脚下种通道。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设计简单,减少了一个犁腿的使用,制作成本低;2、疏密相间,播种小麦通风透光好,从而可增强小麦抗病虫害的能力,以及抗倒伏的能力;3、在进行秋夏季转换播种时,由于增大了行距差,使用其播种时,基本消除了秸秆的阻碍,从而可实现免耕作业;4、可适用小麦、大麦、谷子等谷物播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如图1所示,播种器的犁腿(1)为中空结构,从而形成下种道,在犁腿内有隔板(2),隔板将犁腿分为左右两个下种道(3),在种子箱下面设置左右两个拨种轮,拨种轮下方分别通向左右下种管,左右下种管可选择软管,左右下种管分别连接左右下种道,在犁腿下部设有犁脚(4),犁脚上部(4-1)通过螺钉与犁腿固定,犁脚下部(4-2)前面与传统犁脚相同,整个犁脚为裤衩式中空结构,形成下种犁脚通道(5),犁脚通道配合下种道,形成贯穿上下的两个完整的左右播种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结构如下:地轮轴的一端设有链轮A,链轮A通过链条带动设在机架上与链轮A同侧的链轮B,链轮B设于传动轴上,传动轴固定于机架上,传动轴的另一端设有链轮C,链轮C通过链条带动链轮D,链轮D上固定拨籽轴,拨籽轴上设有拨籽轮,拨籽轮处于种子箱的底部。
使用时,种子在种子箱内通过左(右)拨种轮拨入左(右)下种管,由左(右)下种管导入左(右)下种道,之后通过犁脚通道播入土中。
实施例2:作为实施例1的改进型,可取消隔板,由左右下种管直接通向犁脚通道。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作为实施例1的改进型,在种子箱下面设置一个拨种轮,拨种轮的中部有隔板,从而将拨种轮一分为二,拨种轮的左部通向左下种管,拨种轮的右部通向右下种道。其余结构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希槐,未经张希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5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合沿海地区使用的成桩沉管
- 下一篇:一种定位准确的成桩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