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光亮度加工用PCD刀具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305.1 | 申请日: | 200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5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舸;江晓乐;张国胜;燕鹏;闫志军;张亚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新亚锐奇超硬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27/02 | 分类号: | B23B27/02;B23B27/1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理君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郑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亮度 工用 pcd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装饰面的加工刀具,特别涉及一种亮度加工要求高的PCD刀具。
背景技术:
传统铝合金的加工是使用硬质合金刀具来加工,无论是从表面粗糙度还是光亮度及使用寿命、生产效率都不够理想,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使用PCD(聚晶人造金刚石)刀具加工,加工铝合金工件的耐用度、粗糙度及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但工件在车削的过程中会产生花斑,且铝合金工件中含杂质较多时会产生针孔,这些都会大大影响加工面的光亮度;某些外观光亮度要求较高的产品,如:轿车、电动车、摩托车、沙滩车高亮度铝轮毂的加工;超硬砂轮的铝基体加工;天燃气燃气灶高光亮度铸铝灶头加工等,都要有很好的修光效果。公告号为CN2761321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修光刃的车削刀片”,在主副偏角的位置设置修光刃,起到了一定的修光效果,但由于该方案采用的合金刀体及修光刃的位置设置都限制其加工工件的光亮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铝合金装饰面光亮度要求较高的工件加工提供一种高光亮度加工PCD车刀,该车刀可加工出传统硬质合金和一般PCD铝合金刀具所达不到的光亮度,缩短了工艺路线,并提高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光亮度加工用PCD刀具,包括硬质合金刀杆和焊接在硬质合金刀杆头端的PCD刀头,PCD刀头具有上部的前刀面和侧部的后刀面,前刀面与后刀面交接处具有切削刃,其中,切削刃与前刀面之间依次设置主修光刃和副修光刃。
所述的主修光刃与后刀面呈-2°~1°的夹角。
所述的主修光刃的刃带宽为0.02~0.15毫米。
所述的副修光刃与前刀面呈15°~25°的夹角。
所述的副修光刃的刃带宽为0.01~0.15毫米。
所述的切削刃与后刀面呈3°~8°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次挤压一次车出符合要求的高亮度,可加工出传统硬质合金和一般PCD铝合金刀具所达不到的光亮度,缩短了工艺路线并提高了生产效率,表面粗糙度低于32微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左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2、3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该高光亮度加工用PCD刀具,由硬质合金刀杆10和焊接在硬质合金刀杆10头端的PCD刀头20构成,PCD刀头20上具有上部前刀面21和侧部后刀面25,前刀面21与后刀面25交接处具有切削刃24,切削刃24与前刀面21之间依次设置主修光刃23和副修光刃22。其中主修光刃23与后刀面25呈-2°的夹角,刃带宽为0.1毫米;副修光刃22与前刀面呈20°的夹角,刃带宽为0.05毫米;切削刃24与后刀面25的夹角为3°。
实施例2:该高光亮度加工用PCD刀具的结构同实施例1,其中主修光刃23与后刀面25呈0°的夹角,刃带宽为0.15毫米;副修光刃22与前刀面21呈15°的夹角,刃带宽为0.1毫米;切削刃24与后刀面25的夹角为5°。
实施例3:该高光亮度加工用PCD刀具的结构同实施例1,其中主修光刃23与后刀面25呈0.5°的夹角,刃带宽为0.12毫米;副修光刃22与前刀面21呈25°的夹角,刃带宽为0.15毫米;切削刃24与后刀面25的夹角为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新亚锐奇超硬工具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新亚锐奇超硬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