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转窑变径筒体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202.5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5381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兴国;张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兴国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45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转 窑变径筒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转窑变径筒体。
背景技术
1、国内传统化工回转窑的出料口为直通结构,如图1所示,外壳2的内壁衬有耐火材料3,原料从进料口4进入斜置的筒体内,随着筒体的转动成品料从出料口1流出。由于成品料在出料口1处没有积聚和停留,导致对产品煅烧程度不均匀,同时进料口4处倒料现象严重。2、为克服直通结构回转窑筒体的弊端,国内目前部分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的回转窑筒体,进料口4一端直径缩小,同时出料口1处内壁用耐火材料堆砌(浇注)一圈挡料环5,不仅增加了成本,还由于增加的挡料环5的重量引起进料口1处的托轮应力增大,导致筒体局部变形,内衬的耐火材料3容易被破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的回转窑变径筒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回转窑变径筒体,包括筒状外壳,外壳内壁衬有耐火材料,筒体一端为进料口,另一端为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一端的筒体直径小于筒体主体直径。
为了改善进料口处的倒料现象,所述进料口一端的筒体直径也小于筒体主体直径。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将出料口一端的筒体直径缩小,比筒体主体直径小30%左右,这样不仅解决了出料口处设置挡料环所存在的问题,还因为外壳直径减小使筒体用钢量相应减少,内衬耐火材料减少,节约了材料成本。同时也可使窑头罩的钢壳变小,内衬材料减少,降低整个回转窑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直通结构回转窑筒体示意图;
图2为改进的回转窑筒体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圆筒状钢外壳2,外壳2内壁衬有耐火材料3,筒体一端为进料口4,另一端为出料口1。出料口1一端的筒体直径变小,通过束口6和筒体主体连接,使出料口1一端的筒体直径小于筒体主体直径。为了改善进料口4处的倒料现象,进料口4一端的筒体直径也小于筒体主体直径。
原料从进料口4进入斜置的筒体内,随着筒体的转动,成品料从出料口1流出。成品料在束口6处会形成积聚和停留,对产品均匀煅烧,同时进料口4处的倒料现象也可得到明显改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兴国,未经张兴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十字型丝孔的喷丝板
- 下一篇:燃烧器聚火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