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光电倍增管保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90182.1 | 申请日: | 200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634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5-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峰;刘炎超;段铁城;孟磊;王志荣;李伟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5/00 | 分类号: | H02H5/00;G01R19/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电倍增管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反应灵敏高效、易于维护的光电倍增管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是现代广泛使用的一种光电转换元件,它被应用于各类的光谱分析仪中。光电倍增管测量微弱光,增益往往设置很大,如果有室内光泄漏到测量单元,将导致光电倍增管输出电流骤增,可能损坏光电倍增管及相关电路。现有的保护装置多为机械式的保护,在进样机构与光电倍增管之间装设快门机构,与上盖联锁,开盖瞬间快门关闭,切断光路;盖盖后快门打开,接通光路。但是,机械机构复杂且时延较长。本专利在暗盒内部增加高灵敏度光电开关,当暗室漏光后,光电开关检测到光强度达到动作阈值,立即切断光电倍增管的工作电压,时延仅几百个微秒,而且可以人为设置最大的泄漏光强度,只有低于该强度才会接通高压回路,能够更有效的保护光电倍增管。
实用新型的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反应灵敏、高效,结构简单的高性能的光电倍增管保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在安装光电倍增管的暗室中,对着暗室的开口处安装一高灵敏的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感光面正对暗室的开口处。当暗室漏光时(如:暗室盖被突然打开),光电二极管感受到光的刺激,通过电路处理,切断光电倍增管的高压电源,使光电倍增管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避免光电倍增管受到损坏。
高压调整信号经模拟开关U11送到高压电源的电压调整端,调整高压电源的输出,从而调整光电倍增管的增益;同时送到高压指示电路的比较器U12B的输入端,产生高压输出指示,驱动发光二极管D6点亮,提示用户光电倍增管正在工作中,避免误开进样机构的盖子导致保护电路动作而中断测量。模拟开关U11的控制由比较器U12A实现,U12A的输入为光信号二。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该装置采用光电开关控制光电倍增管的高压电路,能够有效的防止因暗室漏光对光电倍增管的损坏;其反应速度极快,结构设计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光电倍增管保护装置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见附图1,在安装光电倍增管的暗室中,对着暗室的开口处安装一高灵敏的光电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的感光面正对暗室的开口处。当暗室漏光时(如:暗室盖被突然打开),光电二极管感受到光的刺激,通过电路处理,切断光电倍增管的高压电源,使光电倍增管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避免光电倍增管受到损坏。
光传感器连接到J8,其电压信号经J8-2连接到比较器U12A的反相输入端。比较器U12A的同相输入端连接一个分压电路,产生一个恒定的电压。比较器U12A的输出电压连接到控制模拟开关U11的控制端C,控制模拟开关的动作。当U12A输出高电平时,模拟开关导通;当U12A输出低电平时,模拟开关断开。
高压控制信号连接到J5,经J5连接到模拟开关B端。当模拟开关导通时,高压控制信号由B端传送到A端,再经J4连接到高压模块,使高压模块输出高压,加载到光电倍增管PMT。
高压信号状态指示电路由比较器U12B、三极管Q1及发光二极管D6等组成。高压控制信号连接到比较器U12B的反相输入端,并经R23接地。比较器U12B的同相输入端由R24、R25组成的分压电路提供一个较小的正电压。当模拟开关U11断开时,U12B的反相输入端经R23接地,其输入电压为0V,远小于同相端的正电压,比较器U12B输出正电压,三极管Q1截至,发光二极管D6熄灭;当模拟开关U11导通时,U12B的反相输入端的输入电压为高压控制信号的电压,当大于同相端的电压时,比较器U12B输出低电压(接近0V),三极管Q1导通,发光二极管D6点亮,指示有高压输出。提示用户光电倍增管正在工作中,避免误开进样机构的盖子导致保护电路动作而中断测量。模拟开关U11的控制由比较器U12A实现,U12A的输入为光信号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90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板式微型打印机
- 下一篇:双向折叠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