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9727.7 | 申请日: | 2007-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265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2-27 |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 地址: | 476600河南省永城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维修 用手 轴承 拆装机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托辊维修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
二、背景技术
皮带运输机是煤矿井下煤流运输的一个重要环节,皮带托辊是皮带机组成部件之一,随着产量的增加,托辊维修量也明显增大。若采用手工修理托辊,存在以下弊端:第一,受场地限制,工作空间狭小,易发生安全事故,安全保障不好,使用人员多,(人少保障不了生产需要,矿需投入资金购置新托辊),成本比较高;第二,劳动强度大,由于手工操作,使用锤砸、撬等工序,往往是前半段体力还可以,后半段体力就明显不支;第三,工作效率低,由于人的体质有限,按测算应该完成的考核指标难以实现,影响生产;第四,存在质量问题,特别是装配时,由于受力不一致,装配时对托辊轴承有损害,影响托辊寿命,托辊返修率增高,加大成本投入。
三、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上述问题,鉴于以上多种因素,设计了高效省力的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含有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手摇压力机构,所述的机架上设有安装手摇压力机构支撑横梁,,所述的手摇压力机构含有丝杠,以及丝杠上端的摇柄,丝杠螺母固定在所述的支撑横梁上;所述的丝杠下端部固定连接有转接件,所述的机架与丝杠之间设有相互匹配的限位装置,所述的机架上在丝杠正下方设有托辊固定卡;在托辊固定卡的下方设有调节支撑;该拆装机还配有轴承拆卸附件一套和轴承安装附件一套。
所述的限位装置含有丝杠下端的限位块、机架上的限位挡板,所述的限位挡板与丝杠下端的限位块匹配。
所述的调节支撑有两层,固定在机架两侧壁上。
所述的拆卸附件含有下胎具、上胎具、辅助拆卸工具,所述的下胎具大小与所述的调节支撑匹配,所述的下胎具为板状,中部有通孔,该通孔直径小于托辊外径大于轴承外径;所述的上胎具为柱状,上部设有与所述的转接件匹配的连接结构;所述的辅助拆卸工具为圆锥台形。
所述的轴承安装附件含有下胎具、下胎具固定板、上胎具,所述的下胎具固定板大小与所述的调节支撑匹配;所述的下胎具为环形,下胎具的内径大于轴承外径;所述的上胎具为管状,内径大于轴承内径,外径小于轴承外径,上部设有与所述的转接件匹配的连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安全性能好
该装置使用灵活方便,仅需一人即可轻松完成托辊轴承的装配任务,避免了人工手镦、锤砸的情况,确保人员的安全。
2、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由于皮带托辊使用量大,维修任务重,在手工拆装托辊时,需6个人同时作业,劳动强度大,检修效率低,使用该装置,由一个人即可完成6人工作。
3、生产成本低
原来每个托辊一人在拆装时,需15-25分钟,如果遇到生锈严重,轴承抱死的时间会更长,使用该装置后,只需5-10分钟就可拆装一个成品,可减少修理人员5名,按目前人均工资4万元计算,每年可节约人工费20万元,这里还不包括因质量提高和返修降低而减少的修理成本,经济效益相当可观。
四、附图说明
图1为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拆卸托辊轴承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拆卸托辊轴承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为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安装托辊轴承时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4为维修托辊用手摇式轴承拆装机安装托辊轴承时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五、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永城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7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