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山安全救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9638.2 | 申请日: | 200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062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1-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书华;张驿;张嘉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书华 |
主分类号: | A62B31/00 | 分类号: | A62B3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191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山 安全 救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山作业生产过程中在突发事件情况下有助于工作人员安全逃生的安全保护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矿山安全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科技的的进步和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求使得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趋增大,为了经济利益,出现了大量的没有资质、设备简陋的不合格矿藏开采企业。矿山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了一旦发生突发事件,被困作业人员的生还概率几乎为零,加之当前矿山安全生产形势异常严峻,随之带来越来越多的生产事故和人身伤亡事故,给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产出百万吨标准煤的人员伤亡率是发达国家的几十倍甚至近百倍。矿山生产人身伤亡事故居高不下,已引起政府部门、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并且采取了大量的积极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此之前,矿山安全生产突发事件情况下所使用的防护装置仅限于探测报警,这些装置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有些探头由于受安装位置所限,无法探测到真正的有代表意义的数据,导致误报,给生产带来巨大损失;2、探测报警装置报警后,受时间限制,作业人员在作业面远离安全场所的情况下,难以及时安全撤离,一旦被困就极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人身安全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0520045840.6,公告号CN 2832213Y)公开了一种救生床舱装置,包括床体,舱体,该床体置于具有圆弧形轮廓的舱体中,在该床体与支撑该床体的舱体之间形成若干隔离的夹层,在这些夹层结构中设置有空气调节装置,生存保障装置,娱乐装置和辅助装置。当根据各种情况估计可能发生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或是严重的恐怖袭击时,人们可以预先进入本实用新型救生床舱装置中进行躲避,在面临灾害或恐怖袭击威胁时,保护舱内的人员不受伤害或至少减轻伤害。不足之处是该实用新型不太适用于矿山生产作业突发情况下的避险,不能有效防止在矿山生产作业中例如发生诸如爆炸、塌方、透水和缺氧等情况下导致的人员被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功能齐全、操作方便、安全性能好、高效实用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能有效防止诸如爆炸、塌方、透水和缺氧等导致的人员被困,根据实际情况配置足量消耗材料可以保全被困人员生命,为救援争取到宝贵的时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矿山安全救生装置,含有舱体,在所述舱体中上部设有内外两面控制向内开启的密封舱门,在舱体的下部设有冷凝水箱,冷凝水箱顶板边沿与舱体内部空间连通,在冷凝水箱顶板上部相互隔离设有一定数量的储物箱,所述储物箱上部设有盖板,各储物箱用于存放食品、饮用水、氧气供应装置如氧气瓶或氧气发生器等借以维持生命的生活必需品或者存放垃圾、电池、照明灯具、医药等必备品,舱体内还设有与外界和临近的矿山安全救生装置连接的通讯电话,所述通讯电话为本质安全型或隔爆型,通讯电缆加铠埋藏或采用阻燃电缆。
所述的安全救生装置,在舱体内的上部空间密封隔离出一定的空间作为顶置储水箱,所述顶置储水箱的底板上设有进出水管及阀门,舱体内还设有防爆照明灯具,防爆照明灯具由干电池、蓄电池或通讯电源供电。
所述的安全救生装置,舱体内设有废气处理装置或/和尿液过滤池,所述废气处理装置采用二氧化碳过滤器由氢氧化锂吸收二氧化碳,所述尿液过滤池底部连通冷凝水箱,尿液过滤池内依次加入石子、沙子或土粒及活性炭。
所述的安全救生装置,舱体内还设有瓦斯、粉尘或视频信号检测报警器及信号发生器,信号检测报警器连接设置在生产现场的瓦斯、粉尘检测探头以及监测摄像头,在检测到危险情况时发出报警信号;所述信号发生器在险情发生后发射出特定波长电磁波信号,方便施救人员据此确定待救人员的位置及方向。
所述的安全救生装置,舱体为椭圆球形舱体,或为圆柱或椭圆柱形舱体,或为截球形舱体,舱体设有一个舱门,或设两个舱门,冷凝水箱顶板与舱体连接处每隔一定距离设有连通冷凝水箱的凹槽。
所述时安全救生装置,舱体壳体壁设有观察窗,在舱体内可备有睡袋,舱体为圆柱形舱体时,舱体壳体下部设有支撑地脚。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有益效果:
1、该实用新型矿山安全救生舱,能可靠的为被困人员提供一个安全场所,有效地保证被困人员的生命安全,为救援赢得一定的时间,最大限度的避免发生伤亡事故。结构简单,容易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书华,未经张书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