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坐便器无效
| 申请号: | 200720089599.6 | 申请日: | 2007-03-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314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3-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浩 |
| 主分类号: | E03D5/10 | 分类号: | E03D5/10;A47K13/10 |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时立新 |
| 地址: | 464147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坐便器 | ||
1.一种全自动坐便器,包括坐便器、坐圈、盖板和冲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盖板启闭的盖板启闭控制电路,控制坐圈升降的坐圈升降控制电路,按照时间进行识别并控制冲水装置自动冲水的自动识别冲水电路;
其中,盖板启闭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模块,用于接收人体反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线接收模块的输出信号驱动盖板启闭电机正转打开盖板的盖板延时开启控制模块,用于在盖板开启到设定位置后停止盖板启闭电机正转的盖板开启位置控制模块,以及在红外线接收模块无输出信号时驱动盖板启闭电机反转带动盖板闭合并在盖板闭合到位后停止盖板启闭电机反转的盖板闭合控制模块;该盖板启闭控制电路设置在盖板左后侧部设置的一盖板启闭设备仓中,所述盖板启闭电机设置于对应盖板转动轴的位置,盖板启闭电机的壳体与盖板固定,其电机轴通过传动装置固定在盖板启闭设备仓中;
坐圈升降控制电路包括:用于发射红外线的红外线发射模块,用于接收人体反射红外线的红外线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红外线接收模块的输出信号以驱动坐圈升降电机正转带动坐圈上升的坐圈延时上升控制模块,用于在坐圈上升到位时控制坐圈升降电机停止正转的坐圈上升角度控制模块,用于在红外线接收模块无输出信号时驱动坐圈升降电机反转带动坐圈下降的坐圈下降控制模块,以及在坐圈下降到位后控制坐圈升降电机停止反转的坐圈下降角度控制模块:该坐圈升降控制电路设置在坐圈右后侧部设置的一坐圈升降设备仓中,所述坐圈升降电机设置于对应坐圈转动轴的位置,坐圈升降电机的壳体与坐圈固定,其电机轴通过传动装置固定在坐圈升降设备仓中;
自动识别冲水电路包括:分别利用电机带动封闭大、小出水口的相应偏心轮转动以进行放水的大水冲洗电路模块、小水冲洗电路模块,以及可对人使用坐便器的时间进行计时并根据计时的长短分别对大、小水冲洗电路模块输出相应驱动信号的定时电路模块;该自动识别冲水电路设置在冲水装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坐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盖板启闭控制电路中:
红外线发射模块包括一个振荡器ICl和两个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1、D2);两红外线发射二极管(D1、D2)并接,负极均接地,其正极的中间接点通过一电阻(R3)串接振荡器(IC1)的输出端;
红外线接收模块中包括两个红外线接收器(IC2、IC3),其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常开接点;第一继电器(J1)的常闭接点和常开接点另一端共同通过一电阻(R8)串接盖板延时开启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
盖板延时开启控制模块中包括延时芯片IC4和盖板开启控制芯片IC5,其中,延时芯片IC4的输出端通过一限流电阻(R9)连接至三极管(T3)的基极,三极管(T3)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接盖板开启控制芯片IC5的输入端后通过一电阻(R11)接入第一直流电源,三极管(T3)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连接一稳压二极管(C6)的负极和正极;盖板开启控制芯片IC5的输出端连接一导向二极管(D5)的正极,导向二极管(D5)的负极通过一电阻(R10)连接至三极管(T4)的基极,三极管(T4)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接第二继电器(J2)的线圈后接入第二直流电源:
盖板开启位置控制模块中包括一芯片IC6和第一光电传感器(G1);第一光电传感器(G1)的正极连接第一直流电源,负极串接一电阻(R13)后接地;芯片IC6的输入端连接光电传感器(G1)的负极;芯片IC6的输出端通过一电阻(R15)连接三极管(T5)的基极,三极管(T5)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接第三继电器(J3)的线圈后接入第二直流电源:芯片IC6的输出端还通过一导向二极管(D6)和一电阻(R14)串接至三极管(T1)的基极,三极管(T1)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接第一继电器(J1)的线圈后接入第二直流电源;
盖板闭合控制模块包括一芯片IC7和第二光电传感器(G2):第二光电传感器(G2)的负极接地、正极通过一电阻(R16)接入第一直流电源:芯片IC7的输入端连接第二光电传感器(G2)的正极,输出端的一路通过电阻(R18)连接三极管(T6)的基极,三极管(T6)发射极接地、集电极串联第四继电器(J4)的线圈后接入第二直流电源;芯片IC7输出端另一路通过一电阻(R17)连接三极管(T7)的基极,三极管(T7)发射极接地、集电极通过一电阻(R19)接入第一直流电源;
其中,第二继电器(J2)的常开接点、常闭接点分别通过第三继电器(J3)、第四继电器(J4)串接盖板启闭电机(M1)的正、反转端子,第二继电器(J2)的接点另一端与盖板启闭电机(M1)的电源端分别接入交流电源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浩,未经陈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959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艺品加工的工作台
- 下一篇:捡拾垃圾的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