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管束和线束保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0720088688.9 | 申请日: | 200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354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段世忠;杨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7/06 | 分类号: | F16L57/06;F16L3/26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健 |
地址: | 430056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管束 线束保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束和线束的保护套,特别涉及一种车辆上的过孔或过梁处使用的管束和线束保护套。
背景技术
根据车辆各系统的需要,在车辆上布置有许多软管和线束,这些软管和线束需要连接车辆上处于不同位置的零部件及总成,因此经常要对这些软管和线束在车辆上进行穿孔或过梁布置。车辆上的通孔和大梁的边缘由于加工的关系,会留下尖角和毛边,为了保护软管和线束经过这些地方时不被损伤,通常在过孔的地方布置有圆的槽形橡胶护套卡在通孔内侧,在过梁处则采用螺旋护套对软管和线束进行缠绕,从而隔离软管、线束与尖角和毛边的接触,起到保护软管、线束的作用。由于车辆上通孔的直径、形状以及车辆各处材料厚度的不同,就需要匹配不同规格的过孔护套,而且根据捆扎成束的管束和线束直径不同,所采用的螺旋护套的规格也不一样,这就造成了装车时过孔护套和螺旋护套种类繁多,增加了车辆制造厂商制造和管理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现场工人的工作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汽车车辆过孔护套种类过多,不利于车辆大批量生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可有效保护软管和线束穿孔或过梁不受伤害的保护套。该保护套可根据车辆通孔和过梁处的形状和尺寸的不同进行相应的调整,可有效替代目前普遍使用的过孔护套和螺旋护套,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辆保护套种类过多,不利于车辆大批量生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管束和线束保护套,保护套为槽形卡条结构,保护套的侧面上有等距离间距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切槽;保护套横截面为收口结构的U型,保护套的底面与侧面夹角为45度;保护套两端面与保护套切槽的切面相平行,保护套切槽的切面与保护套底面之间有一定的斜角,斜角可以是45度。
在保护套侧面上开有切槽主要用于方便截断卡条和用于环形弯曲;保护套横截面为收口结构的U型,可以牢固地卡在直梁或孔的壁上;保护套的两个端面和切槽平面平行,并与保护套的底面成45°角,主要为了两个端面结合时能有一定的嵌套力,达到安装紧固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车辆管束和线束保护套,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用性强,避免整车装配时配备种类繁多的护套,减少了装车零部件的种类,降低了车辆制造和管理的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侧面投影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中,1-保护套内壁,2-保护套端面,3-保护套切槽,4保护套侧面,-5-保护套底面,6-保护套,8-车辆大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2,本实施例车辆管束和线束保护套6为槽形卡条结构,保护套6的侧面4上有等距离间隔的具有一定深度的切槽3;保护套6横截面为收口结构的U型,保护套的底面5与侧面4夹角为45度;保护套端面2与保护套切槽3的切面相平行,且与保护套底面5之间成45度斜角,当然,保护套切槽3的切面与保护套底面5之间也成45度斜角。
还参见图1、2,保护套6具有一定的壁厚,由非金属材料制成,具有一定柔韧性,易于弯曲,保护套侧面4上的切槽3等距离分布,且切槽3具有合适的切削深度,使得保护套既方便截断,又满足强度要求。
参见图3,在使用时,使用者首先根据过孔的周长和过车辆大梁上需要保护的位置截取合适长度的保护套6,由于保护套6的材质具有一定柔韧性,可以根据过孔和车辆边缘的形状进行弯曲调整,保护套6卡在过孔或过梁处的边缘8上,保护套6横截面为收口结构的U型,由于形变的原因,保护套内壁1牢固夹住车辆过孔或大梁的边缘8,使得保护套6不会在车辆8的位置上滑动;保护套切槽3的切面与保护套底面5之间成45度斜角,在过孔处,保护套两端面2相互配合,结合时有一定的嵌套力,增强了保护套6安装在孔上的稳定性。
当然,保护套的底面5与侧面4夹角不仅仅局限于45度;保护套切槽3的切面与保护套底面5之间的角度也不仅仅局限于45度,只要是同一个设计思路下的相似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未经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088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固定的静脉注射针
- 下一篇:无缝体操服